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

因此,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决定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值得注意。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

▂1.2、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对于工程量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

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分层连续浇筑一是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2」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2.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地露出粗骨料。

▂2.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3.2、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

▃3.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因为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比较大,泌水现象也比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结构的混凝土质量。

「5」在每次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保温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5.2、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注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它水泥不少于21d,炎热天气适当延长。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保温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保温养护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大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及降低混凝土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温度和防风条件,使混凝土在良好的环境下养护,施工人员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用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塑料薄膜、草袋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在寒冷季节可搭设挡风保温棚,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计算确定。具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用于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温性能好而又便宜的材料用作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中。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块体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监测,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可随时掌握与温控施工控制资料有关的资料(内外温差、最高温升及降温速度等),可根据这些实测结果调整保温养护措施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否则,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主要采用钢模和木模。无论钢模、木模在模板拆除后,都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内部实际的温度场情况,按温控指标的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对标高位于±0.000以下的部位,应及时回填土;±0.000以上部位应及时加以覆盖,不宜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6」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施工缝,称为“后浇缝”或“后浇带”。该施工缝根据具体条件,保留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填充封闭,后浇成连续整体的无伸缩缝结构。因为这种缝只在施工期间存在,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但是,又因为它的目的是取消结构中的永久变形缝,与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和差异沉降有关,所以它又是一种设计中的伸缩缝和沉降缝,一种临时性的变形缝。它既是施工所致,又是设计所致。

后浇缝的设计原则分析:许多实际裂缝出现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活动期。

钢筋混凝土结构承受的温差有气温、水化热温差及生产散发热温差,混凝土入仓后,经过2~3天可达最高温度,最高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比入模温度约高30~35℃,以后根据不同速度降温,经10~30天降至周围气温,此间大约还要进行15%~25%的收缩,地基亦可能出现早期的不均匀沉降,有些结构在这期间出现裂缝,对此阶段称为“早期裂缝活动期”。

往后到3~6个月,收缩完成60%~80%,可能出现“中期裂缝”,至一年左右,收缩完成95%,可能出现“后期裂缝”。

因此,结构出现裂缝与降温和收缩有直接关系。施工一年后,如无外界条件变化,一般结构将处于裂缝“稳定期”,出现裂缝的几率很小。如上所述,地下或半地下结构经常遭受的最大温差及沉降等变形作用是在施工期间发生,在这之后的温差就比较小,只剩余一部分收缩。

工程实践说明,一些现浇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大多在“早期裂缝活动期”。特别是施工条件多变,回填不及时,养护较差等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早期裂缝”。结构长度是影响温度应力的因素之一,并且只在一定范围内(结构长度较小)对温度应力影响较为显著。

为了削减温度应力,取消伸缩缝,可把总温差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温差经历时间内,把结构分成许多段,每段的长度尽量小一些,并与施工缝结合起来,可有效地减小温度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把这许多段浇筑成整体,再继续承受第二部分温差和收缩,两部分的温差和收缩应力叠加小于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这就是利用“后浇缝”办法控制裂缝并达到不设置永久伸缩缝目的的原理。可称为“先放后抗”的原则。设计中当地下地上均为现浇结构时,“后浇带应贯穿地上、地下结构、遇梁断梁,遇墙断墙,遇板断板。必须在设计中标定留缝位置。”后浇缝应尽力设在梁或墙中内力较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