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复习

第一章 土方与深基坑工程
1、土的分类依据:土坚硬程度、开挖的难易程度(8类)。
2、土的可松性:
3、场地设计标高方法(原则“挖填平衡”):H0需考虑因素:土的可松性;最高洪水位影响;排水坡度影响;各填方工程用土量、各挖方工程量;边坡挖填土方量;就近原则。
4、土方量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0;零点位置;方格网土方工程量(四角点全挖或全填、两挖两填、三挖一填或三填一挖);基坑土方量。
5、土方调配原则:填、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水上,使总运费最低。
6、推土机:少量挖土、配合平整场地;铲运机:环形路线、8字路线;挖掘机:正铲、反铲、抓铲、拉铲。
7、流砂现象: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内的现象。内因:土为细砂和粉砂,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颗粒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外因:土体承受足够大的方向向上的动水压力。防治方法:做止水帷幕、井点降水、抢速度施工、水中挖土、枯水期施工。
8、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土质;挖填方高度;边坡留置时间;排水情况;边坡上部荷载;施工方法等。
9、各支护结构条件、特点:(1)——(4)成本依次增高。
(1)放坡开挖:分级放坡
(2)土钉墙与喷锚支护:≤12m,非软土场地,大面积、较深的基坑支护,邻近建筑物必须保证边坡稳定,成本低,使用范围大。
(3)排桩式挡墙:7-15m,黏性土、砂土,面积大,邻近建筑物不允许附近地基有较大下沉和位移。
(4)水泥土挡墙:≤6m,淤泥质土、黏性土、砂土,一般作为基坑截水及较浅基坑支护,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分为单排、双排和格构式。
(5)板桩式挡墙:≤8m,工期短,小基坑,深度浅,地下水位不高。
(6)地下连续墙:>12m,开挖深度大,有地下水,周围有建筑物或公路,成本高,安全性高。
(7)逆作拱墙:≤12m,要求土质好。
10、内支撑(不利于挖土):角撑;对撑;边桁架式;框架式;环梁与边框梁;角撑加对撑。锚索式需考虑周边条件。
11、基坑工程的监测:支护结构的监测、周围环境的监测。
12、基坑挖土的施工要点:(1)基坑支护结构达到龄期,开始分区分层开挖土方;(2)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3)基底用边坡预留一层20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4)基坑边缘严禁堆放超出设计允许荷载的材料,弃土和设备。
13、土料选择:冻土、淤泥、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可溶性硫盐酸含量大于5%的土不能做填土。
14、填土压实方法:碾压、夯实、振动。
15、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压实功、每层铺土厚度、土的含水量。
第二章 深基础工程
1、打桩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定出桩基轴线,保证垂直度。
2、打桩顺序:相邻两排方向不同。
3、打桩:重锤低击,最后三振锤平均贯入度一般为2-3cm。
4、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
(1)邻桩桩顶偏移或上升涌起:注意打桩顺序及桩距。
(2)桩身倾斜(桩身垂直偏差过大):安设桩架场地应,打桩机底盘应保持水平,导杆应吊线保持垂直,稳桩时桩应垂直,桩帽、桩锤和桩三者应在同一第一线上。
(3)桩头击碎:
(4)桩身跳动,桩锤回弹:打桩前应检查桩身弯曲,超过规定的不得使用,操作时注意落锤不应过高,如入土不深,应拔起避开或换桩重打。
5、静力压桩:应以终压力达1.8-2倍的设计荷载为终压控制条件,复压不少于3次。
6、钻孔桩泥浆制备: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1.2g/cm3,淤泥、流砂处1.35-1.4g/cm3,必要时加入泥块、碎石。
7、钻孔桩终孔条件:(1)参考地质勘察报告(2)返出岩渣(3)钻进时效:每小时向下钻进的速度,中风化,正循环可能为30-40cm/h(4)桩机振动。
8、防止夹层(泥岩、花岗岩):用小钻头再钻进3.5D(桩径),超前钻。
9、人工挖孔桩:一般1m深入左右为一节,遇淤泥时30-50cm为一节。用串筒向桩内浇筑桩身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要抽干孔底地下水,若涌水量大于或等于每小时4m3,则改为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方式。
10、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1)导墙施工(2)挖槽、清槽(3)清槽(4)下放接头管、钢筋笼:槽段中采用“工”型或“王”型钢板做钢性接头(5)水下混凝土浇筑
第三章  砌体工程
1、砖墙砌筑工艺:(1)材料准备(2)抄平、放线(3)摆砖样(4)立皮数杆(5)盘角、挂线(6)铺灰砌砖: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起,再甩到砖顶头的竖缝里。
2、砌体施工应注意:正常施工条件下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4m,砌到梁底30cm,隔7天再用同材料砖斜向顶紧。
3、墙体长度超过5m,要设构造柱,交接处留马牙槎、设接续筋。与梁交接时预留直筋。墙高超过4m,要设圈梁。外墙面要满挂钢丝网。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1、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1)要保证工程结构和頟构件的形状、尺寸以及相位置的准确(2)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荷载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荷载(3)要构造简单,拆装方便,能多次循环使用,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4)模板要板面平整,接缝严密(5)模板要选材合理,用料经济。
2、柱、梁、楼板、墙、地下连续墙模板示意图(P83)
3、钢模板的规格尺寸:宽度以100mm为基础,按50mm进级,长度以450mm为基础,按150mm进级。
4、钢框胶合板模板规格:
(55型)长度:9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
宽度:300mm、450mm、600mm、900mm(78型钢框胶合板的宽度还可为1200mm)。
5、滑模适用于竖向构件(墙、柱部分),台模主要用于浇筑平板式带边梁的楼板,隧道模是将楼板和墙体一次支模的一种工具式模板。
6、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7、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组合:模板及支架重量G1,新浇混凝土重量G2,钢筋自重G3,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G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1,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Q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Q3,风荷载Q4。
底面模板承载力:G1+G2+G3+Q1;侧面模板承载力:G4+Q2;立杆承载力:G1+G2+G3+Q1+Q4;支架水平杆及节点的承载力:G1+G2+G3+Q1;支架结构的整体稳定:G1+G2+G3+Q1+Q3或G1+G2+G3+Q1+Q4。
8、熔焊的分类:电弧焊、气焊、电渣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
9、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P140)。
10、混凝土搅拌时投料方法:(1)一次投料法:石子——水泥——砂(2)二次投料法:先投水和水泥(和砂),待其搅拌1分钟后,再投入石子和砂继续搅拌到规定时间(3)水泥裹砂法(SEC法):先投入全部砂、石子和部分水使骨料湿润(造壳搅拌),再倒入全部水泥搅拌。
11、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使运转次数和时间最少,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水泥浆流失(自由倾倒高度<2m,柱、墙倾倒高度<3m,超过3m时可用成组串筒),保证混凝土能在初凝之前浇筑完毕,保证其浇筑工作能够连续进行。
12、泵送砼要求:(1)保证可泵性(坍落度要求),可加高效减水剂、粉煤灰(2)水泥>300kg/m3(3)砂率:34%。
13、施工缝的设置: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主梁跨度中间2/4的位置,板跨度中间2/4的位置,同时浇筑时,取主梁和板各自2/4的交叉处留施工缝。应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时再继续浇筑施工缝。
14、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1)内部降温法: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由于易渗水地下室中不能用),加高水减水剂,加粉煤灰等。也可在材料堆放时搭凉棚,向搅拌用水中加碎冰等。(2)外部保温法:在混凝土表面及模板外侧覆盖草袋、麻包等保温材料,或是采用蓄水法养护。
15、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1)全面分层浇筑(2)分段分层浇筑(3)斜面分层浇筑:薄层推进。
16、混凝土的振捣机械: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振动台。
17、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大体积、高支模,施工时应控制内外温差,每次浇筑高度1m左右,上下层混凝土叠合面可用木枋压出抗剪齿槽或插竖向钢筋以增加结构的抗剪能力。
第五章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
1、先张法:(1)超张拉法:0到1.05倍张拉控制应力,持荷2分钟后再张拉至控制应力。(2)一次张拉法:0到1.03倍的张拉控制压力。建立这种张拉程序的目的是减少松驰损失。
2、先张法工艺流程:台座准备、刷隔离剂、铺放预应力筋、张拉、安侧模扎横向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制作试块、试块试压)、放张预应力筋、脱模、出槽、堆放。
第六章  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的作用:为施工人员提供堆放部分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的平台,方便操作。
2、脚手架的分类:落地式、悬挑式、吊挂式、附着升降式。
3、按脚手架的设置形式分类: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综合脚手架、满堂脚手架。
4、按脚手架所用材料分类:竹脚手架、木脚手架、钢脚手架。
第七章  结构吊装工程
1、起重机工作曲线:起重量Q、起重高度H、起重半径R,Q、R和H、R都是反比关系。(P257、263)
2、塔式起重机分类:轨道式、爬升式、附着式。
3、爬升式塔式起重机升降原理:将起重机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电梯井或特设空间)的结构上,依靠爬升结构随建筑物向上建造而向上爬升。
4、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顶升原理:准备状态—顶升塔顶—推入塔身标准节—安装塔身标准节—塔顶与塔身联成整体。
5、构件吊装方法:旋转法、滑行法。
6、屋架起吊注意事项:屋架对位后,立即进行临时固定。第一榀屋架的临时固定必须十分可靠,一般在其两侧各设置两道缆风做临时固定。
7、结构吊装方法:(1)分件吊装法:全部柱—全部吊车梁、连系梁和柱间支撑梁等—分节间安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和屋面支撑等。(2)综合吊装法:分节间吊装各种类型的构件(柱—吊车梁—屋架—屋面板)。
8、空间网架安装方法:高空散装法、分条及分块安装法、高空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和整体顶升法。
第八章  防水工程
1、卷材屋面构造层次图(P317)
第九章  装饰工程
1、墙面抹灰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设置标筋—做护角—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待底层灰六、七成干时抹中层灰)
2、釉面砖或外墙面砖粘贴的一般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抹找平层—弹线分格、排砖—粘贴面砖—勾缝—清洁面层。
第十章  路桥工程
1、路基施工工艺:
第十二章  流水施工组织基本原理
1、组织施工的三种组织方式:依次施工、平等施工和流水施工。
2、流水施工的特点:(1)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可争取时间,缩短了工期(2)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作业,不致产生窝工现象(3)实现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为现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流水施工的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n。空间参数:施工段数m、施工层数j。时间参数:流水节拍t、流水步距K、搭接时间C、工艺间歇、组织间歇和技术间歇tg、流水工期T。
第十三章  网络计划技术
1、网络计划优化: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
第十四章  施工组织总设计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1)项目工程概况(2)施工部署及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3)全场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4)施工总进度计划(5)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6)全场性施工总平面图设计(7)技术经济指标。
第十五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单位工程施工设计的内容:工程概况及其特点;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质量、安全、成本控制、文明施工和冬雨期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资源供应计划;技术经济指标等。
2、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步骤和要求:(1)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2)搅拌站、加工棚、仓库和材料、构件的布置(3)布置运输道路:U型、环型(4)布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5)布置水电管网及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