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esidual Current Device,简称RCD),俗称漏电保护器,起到防接地故障引起电击和火灾事故,除断电将会引起不良后果的设备和线路作用于信号外,其它情况下应切断电源。RCD中的电流互感器包绕相线和中性线,但是不能包绕PE线,其整定值是按照躲开正常情况下被保护回路的正常对地泄露电流。

QQ截图20201111141456.png

末端插座回路会接手握式、移动式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极易发生人身电击事故。为保证人身安全,在TN和TT系统内,末端插座回路上都应装设第一级RCD。一般采用额度动作为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04s普通型RCD。同时,在末端固定式设备的过电流保护如果不能满足在5s内切断接地故障时也应装设RCD。第二级RCD安装在建筑物电源总进线上,它应带短延时,以保证与第一级RCD之间的选择性,其动作电流可以通过计算正常情况下的泄流电流来确定,一般可以选择500mA甚至1A,动作时间不宜大于0.15s,此处的RCD主要用于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弧火灾,同时也作插座回路RCD的后备保护。

实现RCD的防接地故障引起电击和火灾事故,RCD的安装接线必须正确,否则将误动或拒动。下面介绍分析3种RCD由于接线错误导致RCD误动或者拒动的例子。

(1)PEN线穿过RCD导致RCD拒动。

在TN-C系统中,N线和PE线合并成了一根PEN线,如果PEN线和相线都穿过RCD,如下图所示。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相线和PEN线的故障电流在电流互感器中感应的电磁场互相抵消,RCD检测不到故障电流而不动作,从而造成了RCD拒动,容易发生电击事故。

QQ截图20201111141519.png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RCD前将PEN线分为PE线和N线,将N线和相线穿入RCD中,PE线直接连接到外露可导电的设备外壳上,此时将TN-C系统改造成了局部的TN-C-S系统,如下图所示。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由相线、电气装置、PE线回到电源,不经过N线。此时由于相线和N线在电流互感器中感应的电磁场不能互相抵消,RCD检测到故障电流从而动作。

QQ截图20201111141535.png

(2)中性线和PE线接错导致RCD误动。

为避免回路导体被接错引起事故,我国规定PE线用黄绿相间标志,中性线采用浅蓝色标志。有时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把中性线和PE线用同一颜色的电线,这样有时会造成中性线和PE线接错,如下图所示为中性线和PE线接错在。正常情况下电流通过相线、电气装置、PE线、PEN线返回到电源,N线没有通过电流,导致相线和N线在电流互感器中感应的电磁场不能互相抵消,RCD检测到故障电流从而误动作。

QQ截图20201111141559.png

(3)中性线被重复接地导致RCD误动。

规范中为避免产生有害的杂散电流,在一个建筑物内中性线只能在一点与PE线相连接而接地。由于受过去苏联规范中“零线应重复接地”这一规定的影响,在配电箱处常将中性线重复接地。如下图所示,TN—C—S系统的PEN线在进线处分为PE线和中性线,PE线可以重复接地,而中性线则不得再接地。但为了满足“零线应重复接地”这一要求,在分配电箱中中性线母排和PE线母排常被跨接而使中性线错误地重复接地。正常情况下PE线中通过的泄流电流应该是mA级别,如果中性线被重复接地,本来应该通过中性线的部分电流将通过PE线返回电源,它就是所谓的杂散电流。这种杂散电流能引发电气火灾等灾害,但同时也能使RCD误动作。

QQ截图2020111114161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