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石混凝土地面收缩裂缝的成因

细石混凝土地面收缩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所引起,其中主要有混凝土塑性沉缩裂缝、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裂缝、温度胀缩变形裂缝等。

1、塑性沉缩裂缝

塑性沉缩裂缝是混凝土的一种早期裂缝,即在浇注完混凝土 4~15 小时左右,水泥水化反应剧烈,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引起失水收缩。尤其在变截面处易发生剧烈收缩,此时骨料与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水分大量蒸发引起的混凝土塑性沉缩裂缝与沉凝土的流态有关,一般流态越大,越容易引起沉缩裂缝。塑建筑工程论文性沉缩裂缝发生时,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断断续续的裂缝,裂缝中部较宽,两端较窄,呈梭形。对于混凝土地面,裂缝常出现在混凝土厚度变化处或管线敷设处。如果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大,掺和料保水性差,粗骨料少,用水量大,振捣不良,环境气温高,养护不足表面失水能导致混凝土会出现塑性沉缩裂缝。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塑性裂缝,可在混凝土还处在塑性状态时,适时予以拍打,促其表面裂缝闭合,恢复整体性。

2、干燥收缩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毕要经过一定湿养护期,在此期间因饱含水分而体积基本不变。以后混凝土在空气中,逐渐硬化,水分散发,体积发生收缩。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的脱水收缩,其中最大收缩是发生在第一次干燥之后,以后逐渐减慢,大部分收缩在龄期 3 个月内出现,但龄期超过 20 年后收缩仍不会中止。当混凝土的收缩应变超过结构的轴心受拉峰值应变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就会形成裂缝,随着应变的增加,裂缝也随之发展。因为结构很薄,混凝土地面收缩裂缝一般是贯穿性裂缝。

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泥的品种和用量。

不同品种和质量的水泥,收缩变形值不等,如早强水泥比普通水泥的收缩约大 10%,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越大,收缩量越大。

②混凝土骨料的性质料径和含量。

骨料含量大,弹性模量值高者,收缩越小,料径大者,对水泥浆收缩的约束大,且达到相同稠度所需的用水量少,收缩量也小。

③养护条件。及时完善的养护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少收缩量,养护不完善,将加大干燥环境中的收缩。

④使用期的环境条件。

结构所处的温度高、湿度低,都增大水分的蒸发,收缩量大。

⑤构件的形状和尺寸。

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必须经由结构表面。故结构的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水分蒸发量越大,混凝土收缩越大。

3、温度胀缩变形裂缝

混凝土温度裂缝起因于温度应变受到约束。温度应变起因于温差。关于温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混凝土最高的截面平均温度与环境大气的平均温度之差;另一种是混凝土的表面温差,即混凝土截面中心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起因于这种表里温差的表层温度收缩应变要受到内部约束,从而引起外部裂缝。当温度胀缩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由于混凝土薄板的厚度远远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因此温度胀缩引起的一般也是贯通裂缝。另外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在混凝土板面与底面之间形成温度,湿度差异,混凝土下部的粘接层会约束混凝土板表面产生的胀缩变形。如果在温度施工中设计了分格缝,则混凝土板面容易在分格缝处产生翘曲变形。

4、混凝土地面基层变形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地面结构楼板变形引起的裂缝:在超长结构或跨度比较大的楼板上做细石混凝土地面,也容易产生地面裂缝。原因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本身存在温度变形、收缩变形或挠度变形等,这种变形和混凝土地面的变形是不同步的,如果程度较大,必须会引起其表层地面的裂缝,一般这种裂缝很难修复。

混凝土地面基层垫层材料引起的变形裂缝:楼板细石混凝土地面一般的施工做法是,先做一层50mm~80mm 厚的垫层,表面再做细石混凝土面层。垫层一般为 1∶6 水泥焦砟或是轻集料混凝土,前者焦砟如果煅烧不充分,则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引起垫层膨胀,从而会引起混凝土地面的裂缝。

二、混凝土地面裂缝控制措施

对大面积细混凝土细地面裂缝的控制,需根据混凝土地面板本身的特点,从设计、材料及配合比和施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处理。

QQ截图20170912111155.png

1、合理配置钢筋

配置钢筋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混凝土地面,主要是配置适当防裂钢筋网片,防裂钢筋为构造配筋。

位于混凝土表面下 50mm 左右,一般要求钢筋不宜太粗,间距控制在150mm 以下。此做法适用于基础底板上的混凝土地面,可有效防止地面裂缝。合理配置钢筋,也要求结构楼板的配筋设计要优化,尤其对超长、大跨结构,楼板钢筋宜上、下层通长配置。笔者曾遇到一个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超长,柱网布置为 8×8。设计没有考虑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地下室楼板只在梁的负弯矩处设计了负弯矩钢筋,而且负弯矩钢筋长度只到板跨的三分之一处,结果因为湿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造成结构楼板在负弯矩端部位置出现有规律的裂缝,也造成表面混凝土地面开裂。

2、全理设置分格缝

设置分格缝也是混凝土地面为控制其收缩裂缝最常采取的一项措施,接缝间距设置越大,混凝土板块收缩越大。接缝张开愈宽,分格缝传荷能力越低,从而越容易引起裂缝,因此合理设置分格缝尤为重要。根据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或水泥地面分格缝设置板块面积不宜大于 36 平方米。分格缝一般沿轴线和跨中进行分格,根据计算分析以及实际施工经验,板块分隔最大长度不宜大于 8 米。分格缝的设置,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混凝土地面施工前根据分格缝设计,提前将木条或塑料条用水泥浆固定,养护 24 小时后,再进行地面施工。另一种是后切缝,先进行混凝土地面施工,常温下养护5~7 天,强度达到 75%(不宜大于 100%)后用切割机切缝,缝宽 7mm~10mm,深度为厚度二分之一左右。缝深度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否则造成混凝土地面板的开裂或翘曲。

3、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强度等纵不小于 C20,不宜大于 C30,因为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混凝土的收缩也加大。混凝土石是最大粒径为 15mm,含泥量不得大于 3%,沙子为中沙。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 30mm 左右,以泥抹子轻拍可出浆为宜,如果采用机械抛光工艺,混凝土坍落度可控制在 120mm~140mm。

4、施工过程控制

基层清理要干净,清除混凝土基层上的砂浆、油漆等杂物,使之露出混凝土结构板原色建筑工程论文,基层要洒水湿润 24 小时以上。推荐机械抛光工艺,混凝土要振捣密实。管线距墙阴阳角不得小于 15cm,防止集中应力的出现。所有管线处必须加铺双层硬质钢板网,宽度不小于 30cm,防止该部位裂缝。加强养护工作,最好用满铺一层塑料薄膜或木屑粉覆盖洒水保持湿润,养护至少 7 天,强度上来之前严禁上人,并加强成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