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工程师的家园
16G101系列深度揭秘,全面包含总则、柱、墙、梁、板、楼梯、基础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发布时间:2017-06-02 14:17:13

《混规》(2010版)上仍保持框支柱。

《高规》(2010 版)条文说明10.2.10:本次修订将“框支柱“改为”转换柱“。转换柱包括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和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支承托柱转换梁的柱。转换柱是广义的框支柱。

所谓转换层就是因使用功能不同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转换层的柱为转换柱,转换层的梁为转换梁。如果是局部的转换,柱为框支柱,梁为框支梁。支承上部的剪力墙框支梁,支承上部框架柱的为转换柱,支承框支梁的柱为框支柱。

变化二、2.2.2第4条:对于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这段文字为新增,原11G101只说明对称边省略不注,未对非对称配筋是否标注作出规定,属于漏项。修订后的表达更为严谨。

四、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墙梁编号表3.2.2-2新增墙梁类型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增加注2: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根据《高规》第7.1.3: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墙梁,而不是框架梁,不同于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之前直接用框架梁代号KL表示,人们也误以为它是框架梁,这次新增LLK是及时雨,纠正似是而非而又习以为常的错误认识,是进步。我之前发的文章中也提出要求增加按框架梁设计的连梁的代号以示区别。

第8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按框架梁设计时(代号为LLK**),采用平面注写方式 ,注写规则同框架梁。LLK的表示方法按框架梁,因为它的配筋形式与框架无异。LLK的构造同连梁,不能按框架梁,因为LLK属于连梁范畴。框架梁要求梁纵筋满足直锚长度时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而剪力墙(通常是边缘构件与墙向联体体)支座很长,伸入支座内长度为支座宽/2+5D造成极大浪费,也无必要,应按连梁构造,伸入墙内锚固长度即可。

变化二、设计施工时应注意IV.当非底部加强部位构造边缘构件不设外圈封闭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施工时,墙身水平分布钢筋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构造做法。这条说明为新增。加强部位的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及非底部加强部位的约束边缘构件应设置封闭箍筋,而非底部加强部位的构造边缘构件可以不设封闭箍筋,之前平法对此没有任何说明,也没相应构造。

变化三、3.6.3: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需设置附加竖向插筋时,设计应注明构件位置,并注定附加竖向插筋规格、数量及间距。竖向插筋沿墙身均匀布置。本条为新增,一般在地下室外墙设置附加竖向附加插筋,若有,设计都会注明插筋规格和间距,一般不注具体数量。

五、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的变化

变化一、表4.2.2梁类型增加楼层框架扁梁,代号为KBL,扁梁是客观存在的梁,其作用是节省桉层空间高度,之前没有与普通框架梁区别开来,就按普通框架梁设计和施工,但它们受力与构造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平面表示方法相同。

变化二、表4.2.2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因为框架扁梁的宽度超过框架柱的宽度,扁梁部分钢筋在柱外,节点核心区不同于一般的梁柱节点,需要特殊处理,所以需要单独给代号。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包括柱内核心区和柱外核心区,柱内核心区箍筋同框架柱箍筋,柱外核心区竖向拉筋,注写其钢筋级别与直径;端支座柱外核心区尚需注定附加U形箍筋的钢筋级别、直径及根数。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附加纵向钢筋以大写字母“F”打头,注定其设置方向(X向或Y向)、层数、每层的钢筋根数、钢筋级别、直径及未穿过柱截面的纵向受力钢筋根数。

如KBH1 Φ10,FX&Y 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中间支座节点核心区:柱外核心区竖向拉筋Φ10,沿梁X向(Y向)配置两层7Φ14附加纵向钢筋,每层有4根(共8根)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外,柱两侧各2根。KBH1 Φ10,FX2*7Φ14(4),表示框架扁梁端支座,其余同。

变化三、表4.2.2梁类型增加托柱转换梁,代号为TZL,本图集框支梁为托墙框支梁。而框支柱取消了,用转换柱代之。框支柱对应框支梁,转换柱对应转换梁,或者框支柱等于转换柱,框支梁等于转换梁,本次修订其实有点乱,反不如11G101框支柱与框支梁两种对应的构件类型来得简洁和可理解。

变化四、表4.2.2注3.本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为铰接;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通常情况下,框架柱与框架梁为刚接,非框架梁为绞接,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半刚接,即充分钢筋的抗拉强度。在11G101中,非框架梁的构造详图中分设计按绞接时与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时两种,梁上部纵筋在支座内平直段长度分别是0.35lab和0.6lab,伸入跨内的长度分别为ln1/5和ln1/3,而图中“设计按绞接”还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由设计指定,设计用文字表达是很烦琐的,如果非框架梁两种情况都有,就需要一一注写。16G101在梁代号后加“g”的方法解决设计表达问题。

更多
  • 相关新闻
  • 热点推荐
  • 我来说两句 ()
用户名: 验证码: 验证码
  • 热门知识
  • 推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