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具有滞后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只要采取补救措施,既浪费资源,又浪费财力。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工程项目应从监管转到预防的理念,以减少损失,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预防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在触目惊心的数字与安全事故面前,我们不得不再次沉思:这么多的监管环节,究竟在哪个环节没有把控好?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故应由谁来承担责任?答案大家内心都清楚。某混凝土企业在供应混凝土过程中,由于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设计强度为 C35 的混凝土,28d 验收却为 C25,为了让工程能顺利验收合格,他们和检测中心“沟通”好,最终检测结果为 35.6MPa,工程“合格”了。另一混凝土公司由于管理漏洞百出,将粉煤灰打入水泥库,错将粉煤灰当水泥用,在供应某小高层建筑时,二楼柱子与三层梁板用错,由于是冬天,施工到十二层拆模时才发现,二层柱的强度只有 13.5 MPa,

而设计强度为 C35,房子不能拆掉,只有邀请相关部门专家会诊“加固”,以便缩小影响,减小损失。但这些问题所发生的后果最后还是由消费者承担。

1  为何在层层监管下还是质量事故频发

每个项目都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检测部门、主管部门等监管,最后工程通过验收备案才能交付使用。在这么多单位、部门的监管下,最后还是产生“豆腐渣”工程,真是令人不可置信。这么多部门监管,其实谁都没管好。《建筑法》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但偏偏有这么多人以身试法,把质量责任当儿戏。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在建筑业市场,施工单位在项目中标后,分包给项目经理施工,自己直接收取管理费,而项目经理自己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在拿到项目后,东拼西凑找来一批人就动工了,许多操作技术人员没有上岗证,甚至连图纸也看不懂,根据自身“经验”施工。目前许多一级施工企业、二级施工企业主要靠收取管理费与放贷生存,自己一般不直接承接项目,更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所以在施工管理上面存在很多的漏洞。

(2)资质随意挂靠,给建筑业市场管理带来负担。许多项目经理借资质投标,自己可以挂靠好几家施工单位,自己项目做得好不好,质量检查能否通过不要紧,因为后面有施工单位在保驾护航,施工单位是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培养起来的,所以真有点问题“娘家人”会罩着。

(3)低价中标制约了高品质工程的诞生。如今僧多粥少,建筑业市场管理混乱,跨地域乱投标,造成许多项目以最低价中标,建设到一半或刚开工不久便无力维持,使得工程烂尾。另外由于施工单位低价中标,所以对原材料供应商也是要求低价供应,原材料商只能亏本运营,要产生利润必须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如此连环,怎么保障原材料供应的合格率?

(4)监理单位不称职,直接导致项目监管失效。目前许多监理公司中标后,安排几名实习生在现场作为所谓监理,实际连图纸也看不懂,更有些监理单位安排农民工冒充监理,对现场违章作业不闻不问。施工单位安排专人接待好,该签字的代签好,只要监理日志由施工单位资料员填好等负责监理员签字,监理费能及时到账,大家就和谐共处。

(5)业主单位的代表在现场监管时间不多,专业不精,无法发现问题,另外觉得有监理把关,有问题会马上汇报。

(6)设计单位只负责项目的图纸方案,现场管理交给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所以只要设计上没错,对施工上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负责任。

(7)检测市场对外开放,有喜有忧,喜的是打破了多年来检测行业的垄断市场,倡导行业市场化,有相应的资质与人员就可以参与市场竞争,独立开展业务;忧的是检测市场的开放,检测单位为了承接业务,采取承包方式,原材料不必送检,直接按要求提供合格的报告。这样扰乱了检测市场公平公正性,造成许多“合格”的报告是直接从电脑里打印出来的。从近年来政府检测机构相关负责人纷纷落马现象不难看出,检测市场还是深不可测。

(8)政府主管部门每次验收受人手不足、分管面广等因素影响,所谓的现场验收就是看看资料,听听汇报,而且每次来总是提前预约,现场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一般而言,发现不了大问题。

(9)监管部门各自为营。商品混凝土企业归口在建设部门管理,而生产的产品却归技术监督局管理,所以在很多地方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由技术监督局安排人员进行抽检,建设主管部门只能对浇筑好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实体检测。因为商品混凝土并非食品,技术监督局没有专业人员懂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每年象征性对辖区内的混凝土企业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抽检一下,完成任务。当不合格的混凝土交付给工地时,要 28d 后才能检测出结果,若强度不达标时,要不请设计师变更方案,要不请检测部门重新检测,直到合格为止,实在无法变通的请专家会诊出方案“加固”,最终的受害人还是消费者。

2  作为混凝土企业应如何预防

我们知道,建筑材料的三大主材是木材、钢筋、混凝土,作为工程用量最大的主材是混凝土。如何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管与预防,也是主管部门与从业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生产的混凝土要等 28d 后才能检测其强度,检测周期的滞后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安全隐患。某混凝土公司在供应小区的一幢商住楼,地下室底板与剪力墙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40,等 28d 后送检试块不合格,重新委托检测部门进行现场取芯试验,结果还是 28.5MPa,这时现场已经建到第 3 层了,业主才通知停工。所以我们针对混凝土的特殊性,应该重点加强预防工作。混凝土在浇筑后发现质量问题,采取加固补救毕竟是亡羊补牢,给结构安全留下质量隐患;如果重新拆除重浇混凝土,又浪费资源,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为此,笔者认为:对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管,应该重在源头,预防为主,一旦浇筑完毕,发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相当复杂,损失巨大。如何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混凝土企业的监管,对企业的试验场所是否能满足试验需求,设备是否配备到位,能否正常开展试验工作要严格审查。

(2)核查从业人员是否满足试验需求,试验室主任能否独立带领团队开展工作。目前,许多试验室主任没有上岗证、职称证书,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试验也不会做,却也在身兼主任滥竽充数,有的企业试验室只有 1~3 个人,许多试验几乎不做,试验结果由资料员自己编写。

(3)审查混凝土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如何处置。有些混凝土企业常年采购含泥量高的石粉,不但需水量大,而且浇筑的混凝土裂缝特别多;有企业干脆使用海砂,有的使用 Ⅲ 级粉煤灰等。这些情况,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检查发现及时制止,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预防产品质量事故发生。

(4)检查配合比是自己试验室试配出来的还是从外面企业复制过来的。笔者在混凝土企业调研时发现,试验室主任不知道配比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连什么是水灰比也不清楚,这样能把产品质量控制好吗?

(5)特殊材料的使用应该有应急预案,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我们怎样特殊对待处理,才可控制产品质量事故风险。通常企业的处理方法就是原材料差就多加点水泥,以为水泥量增加就可以保障混凝土强度及其他性能,这是个误区,不能通用。

(6)加强对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使用的配比进行有效验证,确保配比的质量安全,交通工程对混凝土试验室开具的配比要进行试配验证,降低质量风险,我们的主管部门也应该对试验室的配比进行验证跟踪,杜绝阴阳配比,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7)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杜绝企业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例如错将矿粉打入水泥库,造成混凝土不凝结。

(8)企业试验室与当地质检部门进行联网办公,每次试验数据及时上传到质检部门,有效控制企业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

3  总结

建筑工程其实就是良心工程,许多建筑商为了提高自身利润,绞尽脑汁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产生了一批批的劣质工程,严重危害社会。如何规范建筑业市场,让建筑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关注的焦点,有效提高监管力度,关键是必须先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