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工程师的家园
挂靠集体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发布时间:2013-04-14 19:04:09

挂靠集体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经济形式不外乎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三种。挂靠集体经济,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特殊经济形式的存在,虽然没有得到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认可并加以正名,但事实上为社会所认可。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仅仅是私营企业的过渡形式,是一种短暂的历史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客观必然性。

  ㈠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们观念的转变有一个适应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形式较为单纯,即国有、集体经济。虽然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各个阶段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个体私营经济,但其经营规模、范围得到严格控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极其有限。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观念还存在较大的惯性,人们对“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尚存余悸,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无法一步到位,转变要有一个过程。私营企业主总认为集体的牌子比个体私营好、信誉高,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也为挂靠经济的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

  ㈡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外围环境的形成有一个磨合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先人可沿袭的模式,也没有其他国家已形成的模式可供生搬硬套或借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体系的形成上看,实践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反复飞跃形成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要有一个过程。从商法体系形成上看,从无到有,从有到较为完善配套,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从政府服务观念的转变,依法行政格局的形成上看,改变过去那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作风横行、行政干预过多的局面,建立那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依法行政的格局也要有一个过程。私营企业主挂靠集体,企盼主管部门能够有更大的力度帮助协调外围环境。此外,在硬件上,各种专业市场,如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等的形成,设施的配套完善也有一个过程。

  ㈢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形成合理、完善的财税体制有一个过渡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税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了加强调控力度,加大上缴中央比例,财政状况普遍存在越上层越好,越基层越差现象。就我们三明市而言,乡(镇)街道的财政普遍吃紧,相当部分乡(镇)干部职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个别乡镇一年拿不到几个月工资。特别是街道没有设立一级财政,靠上级行政差额拨款,街、居财务收支缺口较大,只能靠自己解决。只有大力发展挂靠企业,一方面通过提供外围服务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另一方面也可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经济指标任务。为发展挂靠经济提供强大的外在动力。另外,登记私营企业必须向工商管理部门缴纳私营企业管理费,标准一般是3600元—元/年(现已取消该项收费),挂靠企业主管部门一般收取管理费标准是1500元—5000元/年。私营企业主愿意戴“红帽”,也有收费避重就轻的取向,更何况戴“红帽”私企的主管部门有提供各种外围优质服务的承诺。

更多
  • 相关新闻
  • 热点推荐
  • 我来说两句 ()
用户名: 验证码: 验证码
  • 热门知识
  • 推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