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让建筑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同时还要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切实履行对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职责,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人关,不断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2.加强施工企业自身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力度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要想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重视工程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精品工程,提升自身社会竞争力。因此在进行招标的时候,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依法进行招标和报建,寻找有实力和负责任的单位进行相关的设计、勘察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缺乏,至有的企业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要对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不断招聘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补充施工队伍,时加强施工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针对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进行提升,确保在施工中能正常施工,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化措施

(1) 深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改革

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极不健全,经常存在这监管单位与施工单位互相串通的现象,很多监管单位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施工进行监督。这样的监管单位对于工程质量来说没有任何保证。因此应该深化建筑施工监督体制的改革,与世界接轨,采用新的管理理念进行监督,加强创新,加强对于工程的严格要求,让监管体制焕然一些,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2)严格检查材料质量

很多工程最后之所以发生倒塌,都是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利益,偷工减料,买入大量便宜的材料进行施工,这大大的缩短了建筑的寿命。因此监管体制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材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这也对监管人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监管人员应该做到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价格心中有数,才能看出好坏材料之间的区别,进而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单位偷梁换柱的把戏,提升工程质量。

(3)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建筑的监管体制并非一次完成,需要经常性的进行监控。从工程的开始直到最后的竣工都应该进行监督,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找出解决措施,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恶化,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帮助监管,从各个角度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管,保证工程的最后质量。

三、强化质量意识对策

1.要强化工程质量动态监管

不断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加大工程巡查力度,提高工程监管的频率。并适时组织季节性工程质量专项检查、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检查和建材质量专项检查,推行差别化管理,促进工程参建各方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是要深入治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以来,大批住宅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保障,通病治理成效明显。但是,随着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过程的应用,在住宅工程中又暴露出许多新的质量问题。为此,各级监管部门要站在关注民意、惠顾民生的高度,巩固以前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成果,强化过程控制,狠抓措施落实,确保结构安全,完善使用功能,建立健全治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3.是要规范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

各建设单位要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和工程质量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重要部位的质量预控,推动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实行目标管理,统一控制。目前我们的许多工程质量水平并不乐观,专业工程分包后缺乏总体协调的现象很普遍,造成工序间、工种间因交叉施工暴露质量问题。对这类情况,我们要研究新的更有效的监管办法,工程施工总承包和监理单位也要真正负起责任,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