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主要研究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目前,市场上非民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已极少,但是它们对于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该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所选取的案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搜集一手资料,研究以之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探讨了合理化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目前工程造价咨询面临宏观政策趋紧、建筑业不景气,行业竞争激烈、生存空间趋窄,以及技术边界模糊、全过程成趋势等大的行业环境,同时,国企自身还存在人员结构欠佳、经营业务单一、运营负担过重等问题。对此,该文认为,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经营、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及加强合作等办法来有效应对。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对策分析

据住建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共8139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其中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公司128家[1],仅占不到1.6%;然而在当前造价行业存在大量恶性竞争,行业形象受到极大损伤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因其经营规范和良好信誉,仍然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成为行业底线的守护者和前沿技术产学研的推动者。因此,研究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管理和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以重庆市某国有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为例,通过文献综述、行业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研究此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外部内部困境,并研究突破困境的办法,可以供同类企业的工作人员参考。

1文献综述及调查概况

已有文献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一是行业发展角度。赵璐[2]研究了外资先进企业涌入的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强调应以业界一流企业作为学习样本,并从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管理体系、经营能力等四个方面提炼了我国企业应重点借鉴和打造的竞争要素。陈林平[3]等人认为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市场需求量大,行业潜力有待激发。潘世恒[4]提出了行业诚信缺乏的问题,王伟[5]提出信息化时代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建立起工程造价的信息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企业共性问题角度。赵世强[6]等从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平台的角度,研究如何完整、高效地运作企业,运用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管理办法创造性地形成企业自己独有的管理模式。刘津[7]等讨论了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内涵,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机制。王丽娜[8]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讨论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问题。南小红[9]认为目前造价咨询企业普遍实力不强,竞争力弱,并且人员流动大,职业道德约束难。三是个案研究。马丽钧[10]研究了某成立于1999年的民营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认为该公司存在战略发展方向不明确、企业文化不健全、公司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科学以及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认为,我国建设投资管理体制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困难。张燕[11]提出某民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应选择“一体化”发展战略,竞争采用差异化策略,致力于提升企业价值链上的核心竞争力。这些研究对促进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但是专门针对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研究尚付阙如,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越来越明显。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主要对重庆某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与该公司部门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进行座谈,了解大家在经营中面临的困难,以及生产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了解他们各自对企业发展壮大出路的思考。通过座谈,收集了一些富有启发的材料和想法。为进一步更深入地掌握实际情况,我们又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面向全体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的问题有“你对重庆市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总体形势是如何分析和判断的?”“你认为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有什么解决办法?”“公司造价咨询与兄弟单位比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目前公司造价咨询在技术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哪些盲区和风险点?”“你认为应如何培育公司造价咨询业务新的增长点,有什么建议?”等等。问卷共发放20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

2案例分析

2.1概况。某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为重庆某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下属子公司,为当地仅有的几家国有造价咨询企业之一,具备甲级资质,近年来几经剥离,经营业务变得单一化,但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仍获得了快速发展,仅20人的工作团队,2018年实现了逾800万的总产值。人均产值达41.5万,远高于当地25.45万、全国32万的平均水平。调查中发现,员工把业绩归因于企业的几个优势:一是作为具备甲级资质的国有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正规,人员专业性、稳定性强,公司实力可靠,在行业内具备较好的信誉,容易得到其他国企等更重视咨询服务质量的业主的青睐;二是内部团结,容易形成合力,共克时艰,且全为高素质人才,学习能力强,易于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三是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资源,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2019年以来,形势产生了变化,造价业绩增长乏力,员工工作量虽持续增加,薪资却不断缩水,公司压力陡增,企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多重阻力。通过走访发现,同类企业大多面临这一困境。通过总结分析所获得的调查资料,我们对目前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2外部环境。(1)宏观政策趋紧,建筑业不景气随着“房住不炒”政策逐步落实,各地调控政策越来越严,房地产行业越来越不景气。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12],今年1—5月,重庆商品房销售面积2457.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3%,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33.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27.1%。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该国有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有切身感受和清醒认识,比如他们提到,“近两年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减缓,相应项目建设趋于理性化、合理化,项目建设规模增长势头随势减缓”,“重庆经济发展变缓,新开项目逐渐减少,业务量减小”,等等。说明大家都已认识并接受了大环境不好这一事实,而这自然会影响到每个人的收入期望,有人提出,“大形势不好,大家还是要保持团结和信心,有好多拿好多,先一起度过难关。”大家认为,行业萧条,正是大洗牌的时机,那些内部团结,重视质量,勇于革新的企业,最终会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2)行业竞争激烈,生存空间趋窄行业收缩,蛋糕变小,更火上添油的是,近几年重庆本地造价咨询企业数量持续盲目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重庆营业的造价公司已有近700家,而据重庆大学竹隰生教授等人提供的数据[13],2011年重庆的造价咨询企业仅为157家。8年里增长达5倍,而新增的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企业,它们通过挂靠、设立分公司等方式,管理费、人工费等成本远远低于本地企业,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导致重庆本土部分正规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另外,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了许多行业乱象。根据调查资料,可以总结为几下三点:一是由于恶意杀价,市场里最低价中标的情况频发,而许多中标价格已远远低于行业最低七折的收费标准,甚至已经低于成本价,已经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而行业监管不力,更助长了这一现象;二是不少企业以最低价中标后,做出来的成果质量差,导致业主对造价行业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认为造价咨询行业成本低,只值很低的价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低价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劣币趋逐良币,让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三是一些优秀企业里的优秀员工,不满于低水平竞争下的低薪酬,离职后挂靠到更具竞争力的东部沿海大型企业,与原公司抢夺资源,导致本地优秀企业既流失人才,又流失业务。(3)技术边界模糊,全过程成趋势随着建设工程领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专业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BIM、物联网、大数据联动等新型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领域后,咨询单位各技术能力板块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复合性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对咨询单位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调查反馈来看,该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对此大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有人在问卷中指出,“造价咨询行业竞争激烈,行业的业务内容也从一开始的主营预结算编制演变为对于建筑工程的评估,对于建筑工程的预算,从建筑施工到建筑竣工的多个阶段的咨询业务等等。”他们认为,“这一方面导致行业对从业人员及执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让部分以单一业务为营收来源的企业不得不转型为具备综合化服务的能力。”再者,“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对造价咨询行业的相关布局,BIM咨询及全过程咨询在2019年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中的比例将逐渐增长,部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开始并购监理企业和设计企业或申请相关资质,培养专业团队及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重庆也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建筑行业领域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创新行业咨询模式。”其实,早在2017年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文件里就已经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也是在建筑工程的全产业链中首次明确“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一理念。文件给出的定义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涉及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策划咨询、前期可研、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及运营保修等各个阶段的管理服务。”[14]可见,造价咨询早在两年前就已被明确为全过程咨询的不可独立的一部分。而这一方面要求员工具备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求公司具备全过程的复合业务能力。2.3内部矛盾。(1)人员结构欠佳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该公司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造价师所占比例过高。该公司为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企业,按照住建部要求,要求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10人,这就导致其在职造价师所占比例达30%以上,远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由于全市、全国造价咨询市场严重饱和,业务增长有限,且大多业务都是库存小单,特点是项目小而多,工作量大,收费少,回款周期长,“大家从早忙到晚,但不出工分”。本该造价员做的工作,为节约成本,都不得不由造价师亲力亲为,其中包括算量,甚至拿资料、送发票等基础性工作,这导致人不能尽其才,长此以往,容易挫伤人才的积极性;二是二线经营人员较多。由于造价咨询业务的特点,不得不依托一定数量的经营人员去拓展市场,而在恶性竞争环境下找回来的业务大多很小,有时甚至不足以支撑包括经营人员工资在内的公司各项开支,而如果缺少经营人员,造价师又会面临无事可做,这就形成一个难解的矛盾;三是技术负责人缺失。公司人员都忙于完成各项生产和经营任务,无法腾挪专门人手来负责技术报告审查,并积累针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导致企业的安全把关和技术质量控制不严,面临一定的经济风险。(2)经营业务单一在所属母公司的统筹安排下,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经过了几次重组,最终将主营业务限定在造价咨询板块。“从全公司的角度来看,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企业职工对此表示肯定,但同时认为,对本企业来说,是否单做造价业务,是比天大的事,因为这涉及到企业员工的生存问题,并进一步援引住建部数据,说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造价咨询企业的造价业务量占公司总产值的比例已不足50%。“……其中,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772.49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44.9%。招标代理业务收入176.59亿元,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收入339.05亿元,项目管理业务收入326.57亿元,工程咨询业务收入106.76亿元,分别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0.3%、19.7%、19.0%、6.2%。”[1]后者合计占比达55.1%,超过造价咨询企业“本职”工作收入的10%以上。该公司员工认为,从这一数据来看,公司目前所开展的业务就显得过于单一了。“相比于全国其他同类企业既做造价,也做招标代理、建设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我们的管理要求明显不符合市场的通行做法,在这种情形下,加之造价市场竞争惨烈、需求萎缩,还进一步提高对分院的产值要求,就更显得不合时宜了。”(3)运营负担过重运营负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成本增加。人事制度健全是国有企业吸纳人才的优势,但从企业经营成本而言也是与同行竞争的劣势。与同行采取挂靠方式,或民营企业不买或少买社保不同,该企业自实行薪酬改革制度以来,按员工实际收入交纳五险两金,极大地抬高了用人成本,造成了企业运营负担过重。二是管理费用较高。近年来,企业按照母公司的要求,在造价咨询方面大力开展经营业务,通过一段时间的人力财力投入,终于建立起一批库存资源,而此前已付出较大成本才积累起来的诸多人脉和项目资源,只能很可惜地任其流失。母公司对该企业进行多次重组和业务调整后,导致企业的经营面越来越窄,投入的经营成本持续增加,但是上交管理费用的比例却没有相应下调,没有给予业务调整后的新企业以一定时间的缓冲期,这也带来了较大的运营负担,并且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3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有企业一方面因有着较好的人事制度,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并且资本雄厚,因而享有许多民营企业需要通过长时间积累的信誉;但同时,国企也存在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有违市场规律等问题。在此,针对国有造价工程咨询企业存在的主要弊端,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3.1看齐行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由于全过程咨询已是大势所趋,加之建筑业的信息化和产业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化、产业化的新知识,也要求企业具备相应综合服务的能力。因此,除继续经营传统的造价工程咨询以外,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还应该广泛开展招标代理、建设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等其他业务,多元化经营以获得多渠道收入,让员工有事可做,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做,以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为国家创造更多效益。3.2降费减负,提高员工积极性。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一般比较固定,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管理费等成本如一座大山,压在职工和企业头上。本来蛋糕不大,按比例交纳管理费后更是剩下寥寥,这就会挫伤员工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适当降低管理费用,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让员工感觉分配的总额与他们的辛勤付出是相匹配的。3.3加强培训,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BIM、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普及,建筑企业必须不断自我升级,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全过程咨询建立在宏观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利用上,这是传统企业所难以实现的,企业必须在数字化建设,人才技能的更新上下功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员培训,提高企业竞争力。3.4加强合作,部门间优势互补。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往往分成房建、公路等分所,而造价企业本身又隶属于母公司,与其他子公司理论上有着各种联系。这种情况下,与其各自单独地参与到全过程咨询竞争中去,不如互通有无,彼此合作,优势互补,形成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这对于拓展市场,降低成本,都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4结语

进入新时代,包括国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内的国企肩负着“做优做强做大”的重要使命,通过调查研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认识,找出问题,并研究对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这一研究课题,并通过一手资料的获取与分析,结合文献综述,做出了初步探索,希望为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