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和改革的新时期,建筑工程建设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预决算的编制方法、内容和费用组成近年来变化很大,加之建筑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周期长,使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编制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提高预决算的工作质量,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决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素质高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预决算的工作质量,把对预决算的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应不断总结并找出预决算编制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原因。同时对预决算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预决算编制过程的实际情况,把影响预决算质量的制约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实现以防为主的自我质量控制,同时适应“质量信息卡”对中间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记录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从而达到提高预决算质量的目的。在过去的传统质量管理中,对人的素质、工作质量重视不够。因为预决算并不像设计画图那样,局部修改不影响全局。预决算一旦基础单价有误,工作不细心,费率、小数点、数字位置颠倒等问题,就会使全部编制工作都要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拖延设计成果的交付时间。所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民提高”的管理原则。在预决算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人的因素,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工程质量,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才能更好地完成预决算工作任务。所以提高人的素质,加强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适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战性都很强的工作。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都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工程造价队伍。 

  二、应用计算机编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编制是一项连贯性强、抄录计算量大且非常繁琐的工作。在以往的手工编制工作中,预决算编制人员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及各科计算表之间进行反复抄录和校对,在大量的简单重复计算工作中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但效率低、速度慢,而且经常出错,与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很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和提高预决算的编制手段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工程设计行业被逐步推向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设计单位要想占领市场、拓宽市场,就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准确地提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提高自己的信誉,工程预决算作为设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为关键。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普遍采用招投标形式,也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能及时准确地编制工程控制价和投标报价。这些都要求预决算编制工作有大的改进,要改变传统的手工编制方法,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来辅助完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编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和运用工程造价软件是提高预决算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编制的方法和程序 

  编制施工图预决算应在设计交底及会审图纸的基础上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书 

  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说明书是编制工程预决算的关键。因为设计图纸和设计施工说明书上所表述的工程构造、材料品种、工程做法及规格质量,为编制该工程预决算提供并确定了所应该套用的工程项目。所用的材料不同、工程做法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二)搜集各种编制依据及资料 

  开始做工程预决算之前,详细阅读施工图纸,把其中用到的定额、门窗及构件的标准图集号以及可能用到的相关文件记录下来,并把这些资料收集齐,以备查用。这些资料包括如下内容。 

  1、设计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及有关设计文件、各类构件、门窗、建筑配件等图集和材料做法等。 

  2、预决算资料。包括现行的工程预决算定额、其他费用定额、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以及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定额文件汇编等。 

  3、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从施工现场条件等情况编制的工程实施方案。由于施工方案不同则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预决算人员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情况对提高编制预决算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4、学习并掌握定额内容及有关规定。预决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及有关文件规定是编制预决算的重要依据。随着建筑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和推广使用,预决算人员学习和掌握所使用定额的内容及使用方法,弄清楚定额项目的划分及各项目所包括的内容、适用范围、计算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允许调整换算项目的条件和方法等,因此学习和掌握有关文件规定,也是搞好工程预决算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5、确定工程项目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项目和计算工程量是编制预决算的重要环节,工程项目划分的是否齐全,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预决算的编制质量。因此在划分项目时,一定要熟悉定额中该项目所包括的工程内容。另外计算单位要一致,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时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单位必须与定额中相应项目的计算单位一致。严格执行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必须要准确计算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6、选择定额项目编制工程预决算书。把计算好的各分项工程数量和计算单位定额部分按顺序分别写到工程预决算表中,然后再从定额或单位估价表中查出相应的分项工程定额编号单价和定额材料用量将工程量分别与单价材料定额用量相乘,即可得出各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和主要材料用量。然后按分部工程汇总,最后汇总单位工程的直接费用和主要材料用量。 

  7、计算其他各项费用、预决算总造价和单位造价指标、编制工料分析表。直接费汇总后,即可计算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最后进行工程总造价的汇总。一般应遵照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计算程序表进行。总造价计算出来后,再计算出各单位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指标,并且编制出工料分析表。 

  8、对施工预决算进行复核、装订、盖章及密封。工程预决算书计算完毕后,首先自己应该进行复核,看一下工程量计算是否有错误或遗漏,套用的定额子目是否准确,这些都对工程造价有相当大的影响。审核无误后,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填写编制说明及预决算封面,装订成册并盖章密封。 

  四、预决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根据预决算审核经验来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各施工单位提高的工程决算一般都会超出实际造价的15 %左右,因此,在审核预决算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查工程量。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设计图纸、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专业设备材料表、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对已算出的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工程量是否有漏算、重算和错算,审查要抓住重点详细计算和核对,其它分项工程可作一般性审查, 审查时要注意计算工程量的尺寸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二)精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工程量的准确度是决定工程决算质量的前提,因此,必须熟悉和了解定额中的各项说明和计算规则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往往通过障眼法等手段在构造交接部位重复计算,在审核中如不熟悉计算规则,多算冒算的工程量就难以察觉。 

  (三)熟悉定额中分部分项工程内容。 

  审核人员首先要熟悉定额每个项目中注明的基价中包括和不包括的项目内容, 特别是一些综合定额项目。但有些施工企业在编制决算中对前列项目中已包括的内容重复立项,审核人员如果不熟悉定额内容,就会使其蒙混过关,增加工程造价。 

  (四)审核定额子目。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应该套用哪一个子目,有时可能产生很大争议,特别是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子目单价,施工单位常用的办法是就高不就低地选套子目单价。所以要明确分清定额中的同类工程量的子目套用界限。 

  (五)材料价格的审核。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材市场上材料价格差别较大,如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代办采购,却忽视了对市场价格的调研,必将为施工单位进行实价虚报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审核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市场调研,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六)经济鉴证的审查。 

  经济鉴证是在施工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调整的工程量和材料差价, 一般施工单位编制工程决算时往往多计取调增项目的内容,少计或不计取调减项目的内容。例如, 原设计某一项目为砖砌墙体,后因需要,结构修改为混凝土墙体,但施工单位在编制决算时只计取增加混凝土工程量, 不扣除原设计而实际未做的砖砌部分工程量。因此,对鉴证项目的审查也不可忽视。 

  (七)取费标准和其它费用的审查。 

  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定额及当地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规定, 其它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双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有关内容(如工期奖、抢工费、措施费、优良奖等),各种计算方法和标准都要进行认真审查,防止多支多付。综上所述,预决算审核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学术知识和业务能力,认真做好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以达到合理使用基建经费,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艳霞. 谈工程建设中的预决算[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1) . 

  [2] 盛初成. 浅谈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合理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7) . 

  [3] 张书侠,姜玉双. 小议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办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