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1G101-3平法图集的规则,一般没有基础梁的独立基础是不考虑顶部配筋的,但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普通的独立基础,底部和顶部都配有受力筋的设计很多,如上图就是一个典型的上下配筋的阶梯式独立基础,


 

如果按照广联达软件的常规输入,对于矩形独立基础就没有问题,但对于阶梯型的独立基础计算是错误的


 

以上是常见的矩形独立基础的上下配筋输入,软件可以通过输入上下钢筋,直接计算出结果,没有问题的,下面在看看参数阶梯型的独立基础


 

看上面的三个台阶的独立基础,按照软件的内置格式输入钢筋信息,汇总计算后在三维状态下查看图像显示或查看钢筋计算式都会发现,顶部钢筋的计算长度不是独立基础上部的尺寸,而是下部尺寸计算,明显就是错误的,

那怎么才能正确计算台阶式的独立基础的上下部都有配筋的钢筋工程量呢

首先肯定参数化是不可行的,通过测试,可以使用新建独立基础单元的方法进行处理


 

下图就是利用基础单元新建的三阶式独立基础上下配筋的处理截图

在上图中,在属性里单元构件里,其中单元底输入下部配筋,单元构件中间不输入钢筋信息,单元构件顶输入独立基础的上部配筋,这样画图计算的结果如下面截图


 

从图上看,上部钢筋没有在顶部的最上面,但计算工程量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们预算员要的就是工程量,不是施工员要求钢筋位置的偏差值,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提示用户要灵活应用软件,变换思维处理相关构件,对此类问题,如果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