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某工地,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工程,单层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既有框架柱又有暗柱又有构造柱,构造柱有3种,框架柱有8种,暗柱有25种。早上6点开始分工,今天要派60名钢筋工人分12个小组同时绑扎这些柱子,要求一天完成绑扎任务,木工有96人分为24个小组跟踪支模加固,晚上8点正式来泵车浇筑混凝土。

这个工地管理严谨计划周密,实行军事化指挥部署,所施工的是国家重点项目,要求质量优良,年底竣工。面对如此宏伟浩大的施工阵势,钢筋翻样师该如何运作,他迫切需要一张整个楼层所有柱子的钢筋绑扎排布图,而且要用最新的整体平面表示方法来绘制这张图,有了电脑上的这张图,他就可以分块打印出来交给各个钢筋小组,他的现场指挥工作量就立刻减轻了近8成,不然,他就得拿着一大摞资料和蓝图在现场逐个小组挨盘的告诉,还要不断地检查可楼层连续不断地跑啊看啊不能出错,出错了他就失职责任重大。

各位钢筋班头们是不是这样啊,柱钢筋排布整体平面表示方法还要细分,最先是柱栽根(插筋)排布图,这个图又分两种,一种是往桩承台、立体独立基础、有梁条形基础、双层钢筋筏板基础里面现场栽柱的图,一种是柱下单层筋独立基础、无梁条形基础、只有底层筋的筏板基础的柱根预绑骨架安装的图,柱根骨架安装图当然可有可无,只要有蓝图,骨架上有标签就行,但是,把工人分成若干小组,不可能每个小组都拿一张蓝图去安放柱骨架吧,钢筋班只有一张柱子平面布置的蓝图,不想一个人拿着蓝图到现场去指挥,那样会焦头烂额的,自己编排打印一张柱根骨架装配图,在这张图上,柱子预绑的骨架绘制的很形象,不同型号的柱子骨架画得各具特色以便区分,每种柱子骨架只画一个,同类柱子的位置再用矩形或圆角矩形框起来形成区块才能看得清楚,至于柱子的编号名称自然是要与骨架上的标签严格对应的了。

比较类似的两种柱子排布图是,现场柱栽根(插筋)排布图和现场接柱升柱排布图,在此相提并论。柱排布图必须用集中标注配合原位标注再用截面注写的方式,不可以用列表注写方式,因为列表方式等于多拐了个弯儿给工人增加思考负担容易出错。在柱截面图上的纵筋的点,要用间隔的两种样式的小圆点来画,一种是实心圆,即画一个黑点儿,表示较高较长的钢筋,一种是空心圆即一个圆圈,表示较矮较短的钢筋,集中标注文字用引线引到柱子位置的右下方,最好是右下方,特殊情况下摆不开时再放左下方,尽量不往右上方和左上方摆放,留着右上方和左上方的位置画柱子纵筋,栽根图一般情况下是画两根筋下面带有弯折,升柱图一般情况下只画一根筋或者不画也可以最好还是画上,对于标准层柱接筋是一样高的,封顶层也是画两根上头有弯折,而封顶框架边柱则不只两根,甚至会出现3根4根,因为时常出现柱锚梁,遇到变截面错位的柱,也不只两根有时要重新升筋,柱纵筋用粗实线来画,每样筋的文字则要旋转90度平行于钢筋线条来写,注意,对于绑扎搭接的柱子纵筋,在下边要用括号特意标注搭接长度数值,可事先安排工人拿粉笔画好搭接停止点画在下层预留的钢筋茬上。柱复合箍筋还得拆出来单独画在柱下边写上根数和边长,直径间距就不用再写因为旁边有集中标注在那已说明。集中标注仍按国标平法即可。

对于框剪结构,柱钢筋排布图的用途就显出来了,框架柱和暗柱,构造做法有不一样的地方,弄不好到了工人那里就混了,至于构造柱,一般情况下是预绑现成的骨架现场安装,纵筋也无需错开都是齐槎,有的工地监理强制要求工人将构造柱纵筋错槎强行要求按照101图集做能把人气死,构造柱的栽根可和其它柱一起出图,至于楼层升构造柱安装骨架时就用不着出图了,工人们自己就会。

最后一个图就是柱帽排布图,按常理讲,柱帽多是一种类型不必出图,可是,柱帽到边上经常被切掉一半在角上有时被切掉四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三,这一切,材料型号就多了,画出来一个排布图,工人们着拿着图当然好干活了,至于怎么画跟柱子升筋大同小异。柱子钢筋施工排布图的整体平面表示方法,其总原则就是,保留集中标注,分解钢筋排布,增加根数长度标识,以截面注写方式为主,相同型号的柱子只标出一个,将所有相同型号的柱子用矩形或者圆角矩形细实线加引线画成片区以示分界,最终目标是,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工人拿着这样的图也能干活。

这样的图由谁出,当然是钢筋施工软件了,名曰“钢筋施工软件”就是替工地翻样人员分担工作的,施工包括翻样也包括钢筋现场管理、指导与分工,这是施工软件的责任和义务,你软件躲轻身躲清净不行、推托回避、只字不提更是不行的,软件要负起责任担当起这个义务,特别是CAC号称国标名牌更是责无旁贷,对于钢筋工程施工的各种排布图之整体平面表示方法,理应由国家标准院出一个范例,或以图集的形式出版,让各家软件有个依据,让所有的钢筋班组翻样人员管理人员有个参照,既然平法那么高深的课题都已应用十多年了何况这么简单轻而易举的事情还在国家建筑标准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的境地,实在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