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广西的林旺金矿是一个即将枯竭的氧化卡林型老矿山,文章所述研究是采用双频激电法对林旺金矿进行剖面测量,应用地球化学取样、指标选择、原生晕法等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地下隐伏金矿床的延伸状况进行勘查,结合物化探工作成果对林旺金矿床的隐伏延伸状况进行综合解释,从而对林旺金矿的勘探远景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林旺金矿;双频激电法;原生晕法;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隐伏金矿

  林旺金矿位于广西乐业县幼平乡,是我国西南滇黔桂"金三角"的组成部分。该矿主要矿段已基本采完,而原生矿尚未完全探明,选择2~3条典型坡面进行物化探方法技术有效性试验,用于本矿攻深找盲定位预测和扩大找矿远景,并对同类金矿具有技术推广价值。

  1 地球物理勘查--双频激电法

  1.1 基本原理

  双频激电法是通过发送两种不同频率的电流激励大地,通过接收测量两种不同频率的电位差,可以获得观测参数为高频电位差GDU、低频电位差ΔUD、供电电流ABI 和视幅频率sF .其中sF 的计算公式为:

  ()100%s D G GF = DU -DU  DU ?

  高频视电阻率:sG G ABr = K ×DU I,低频视电阻率:sD D ABr = K ×DU I.

  1.2 实物工作量

  本区电法勘探布置了3条测线,即L9、L9、L29以及标本性质测量:(1)中间梯度装置:完成测量线2条,分别是L9线(有效测量点32个)和L19线(有效测量点20个)。标本测试:矿体样品14个,围岩样品8个;(2)对称四级测深装置:完成测点3个,分别是L19线的40号点、50号点和60号点。

  2 地球化学勘查--原生晕法

  2.1 基本原理

  正如矿石中矿物的共生组合一样,在不同类型的热液矿床原生晕中,也有不同的指示元素组合。这种组合特征决定于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前缘晕是矿液在离开主要沉积成矿地点后,残余矿液继续沿通道前进时形成的异常,一般规模大、延伸远,以活动性大的元素组合为特征。后缘晕是矿液在尚未达到沉积成矿地点之前,在通道及其附近形成的异常,一般规模较小,以活动性小的元素组合为特征。

  2.2 采样方法和工作量

  (1)钻孔样品都是采组合样。即在取样规定长度范围内(2m或5m)每m取5个碎块组成;(2)在取钻孔岩心或地表探槽和坑道壁采样时,注意采集受挤压破碎的样品和矿化的岩石样品。共计取样397件(另取副样417件),每取20个样品加采一个重复样。

  3 勘查结果与解释评价

  3.1 地球物理勘探--电剖面法

  3.1.1 L19线双频激电法中间梯度装置测量结果与分析。采用中间梯度装置,供电电极距为AB=400m,测量电极距MN=40m,点距为5m(见图1)。

  根据图1分析:(1)视幅频率异常比较清晰,具有一定宽度,异常峰值出现在70m处,在异常峰值右侧变化较陡,左侧变化较缓,推断异常向峰值左侧倾斜,且延伸较深;(2)视电阻率没有明显异常,由于测区内地形起伏很大,不能用视电阻率法划分岩性。

  3.1.2 L9线40号、50号和60号对称四极测深测量结果与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在50号点上视幅频率异常明显且幅值相对较大(1%以上),60号点视幅频率值较小(均小于1%),40号点视幅频率值变化较大。综合分析,50号点的异常具有一定厚度(约40m左右),向40号点倾斜,并呈现尖灭。

  3.1.3 典型标本电性测量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围岩和矿体的标本测试分析,围岩的幅频率范围在0.3~1.0之间,矿体的幅频率在1.3~2.2之间,属低极化矿体,符合卡林型金矿特征,验证了以上探测结果。

  3.2 地球化学勘查结果分析与解释评价

  3.2.1 聚类分析。

  3.2.2 相关性分析。

  由族群分析结果可知与成矿元素相关系数最大的是Hg和As,它们是指示成矿元素的探途元素。本区Au矿床前缘矿物Sb、Au、Hg、Bi、As,它们的浓度异常分布与深部矿床直接相关。Zn、Mo、Cu是尾部,它们的异常分布与金矿床的远景呈负相关。

  3.2.3 分带序列结果。(1)根据L19ZK6的轴向分带序列结果,第一层为Sb、Au、Hg、Bi、As,包含了所有金矿的前缘元素,因该矿为层控卡林型金矿,特征是Au随前缘矿物积聚在上部;(2)第二层为Pb、Ni、Co、W、Ag,根据相关系数,此五种元素与Au相关性很小,此外它们都是偏基性矿物,在深部积聚,与Au不共生;(3)第三层为Zn、Mo、Cu,它们为基性矿物,是典型的尾部矿物;(4)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该剖面深部有含金矿的远景,可进一步进行勘探开采。

  3.2.4 L19线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地下地质对比分析。(1)As、Hg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异常左高右低,最高异常出现在ZK6钻井上方。整个异常形态与地质状况基本一致,但是异常的范围比地表矿区分布小,说明地下矿区向下延伸逐渐歼灭,显示成矿元素的良好的远景存在;(2)Sb、Bi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本相似,异常集中在ZK6的上方,幅度较小。左侧基本在背景以下,异常水平比Hg、As低,说明元素的迁移性小于探途元素。Cu元素为成矿尾部元素,局部高异常分布在ZK6上方,显示本矿区左侧成矿远景比右侧大。

  4 结语

  (1)在该矿区采用双频激电法进行工作,幅频率参数可以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电阻率参数受地形影响较大,只有进行地形改正后,才能对其勘探效果进行评述;(2)与其他矿体不同,本区矿体与围岩的幅频率参数的数值均相对较小,因此其差异也较小,这对解释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资料的解释中需谨慎;(3)元素异常与地形剖面吻合,且剖面西侧比东侧成矿远景好,表明物化探方法在该矿区进行扩大金矿远景是有效的,深部具有隐伏金矿的远景,可进一步进行勘探开采;(4)用于该矿的物化探方法可用于本区其他矿床和国内同类矿床勘探远景的预测。

  参考文献:

  [1] 于又华。金矿地质勘探发展现状[J].黄金地质,1996,2(4)。

  [2] 朱桂田,刘东升。中国金银矿产资源现状、成矿环境及开发前景[J].中国有色金属,1997,11(6)。

  [3] 张赛珍,王庆乙,罗延钟。中国电法勘探发展概况[J].地球物理学报,1994,27(增1)。

  [4] 何继善。双频激电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阮天健,朱光有。地球化学找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6] 谢学锦,邵跃,王学求。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