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增长,人们在基坑支护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的出现,使建筑岩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多种理由,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针对存在的理由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分析了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理由,并探讨了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理由;策略

1.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属于临时性工程,但其技术性含量较高,并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了解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是顺利开展基坑支护工程建设的基础保证。总结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不确定性和多事故性

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岩土内部结构构造、岩土的性质等差异大,勘察数据具有很大离散性,自然条件、监测策略、设计方式等会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除此之外,很多基坑工程会在较狭小的场地进行施工,与道路较为接近,加上施工条件较差、施工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等因素,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1.2实践性和区域性

由于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工程的区域性较强,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应对岩土工程的施工场地进行仔细勘察。包括基坑的地质构造、水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即使是同一城市中,也存在基坑支护工程区域差异性。

1.3综合性和系统性

基坑支 护工程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学科,包含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影响、互相交叉,体现了其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2.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存在的理由

2.1超挖、欠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超挖、欠挖现象比较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分析超挖、欠挖的现象的理由,主要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即施工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理由。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开挖后,由于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开挖有一定难度要求。若操作人员的技术达不到一定水准或欠缺责任意识,极易出现边坡表面不平整、顺直度不规则等质量不达标现象[1]。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并加大施工量,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2.2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间存在较大差异

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前,为施工提供参照标准和依据,一般需要对基坑支护工程做规划和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不按施工设计进行,与设计脱离的现象[2]。如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没有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配置,导致掺量不足,对水泥土的支护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并易使水泥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分析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的理由,主要有:⑴施工企业一味追求速度和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赶进度、强行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质量理由。⑵施工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欠妥。由于施工设计方案都是按照假设施工设计的,因此,不能排除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存在方案不切实际或不妥的地方。如一些设计人员受传统设计模式的影响,在设计中没有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空间理由处理设计,还沿用传统的以平面应变理由的模型。导致在实际施工中难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综上所述,造成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脱节现象的理由,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均负有相关责任。

2.3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间存在不配套现象

一般而言,土方的开挖技术含量较低,对其进行管理也较为简单。与之相反,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两项内容都是由专业队伍负责完成的,并签订了2个平行的施工合同[3],但这给具体实施带来一定难度。例如土方开挖方为赶进度或者拖延工期,在管理上比较混乱。有些施工单位不顾及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的工作面,尤其是雨期,留下的操作界面难以进行接下来的支护施工操作,致使支护工期未能按时按进度完成。

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的改善措施

3.1加强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及设计理念的优化

倡议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机构对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于基坑设计人员的资质应有明确要求,不具备设计资质的人员或单位不能从事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基坑支护设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素质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包括选择技术参数取值的准确性、适用性,加强基坑支护理论研究,对于基坑变形的制约设计等。

另外,实践离不开理论,设计理念对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设计理念进行优化,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转变以往不合时宜的传统设计方式或土压力计算策略,根据具体要求和情况,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设计体系。例如,进行基坑施工时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如土体卸载会造成周边建筑、地下结构以及管线等偏移或沉降。因此,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制定出操作性强、并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严格遵守“先撑后挖、开槽支撑、严禁超挖(或欠挖)”的原则,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观测和监测

观测的主要内容为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地下管道变形情况、对周围建筑影响情况等。通过实时观测可对土方开挖和支护有及时的了解,有效分析对比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间存在的异常情况或偏差,以便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方案。除此之外,应加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的监测,完善监测的警报系统,防范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另外,为预防突发事故,并能及时处理,应建立基坑支护工程的应急处理预案,以尽量减少或避开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例如,在基坑开挖中,若对地下水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除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注意施工相关技术技巧之外,还应综合施工环境和条件,制定一份科学的应急预案,力从源头上制约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尽量降低和避开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3.3加强基坑支护的技术研究

加强基坑支护技术的科研研究,对提高基坑支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科研质量的优劣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加大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的实测和研究,积累相关的实测数据。同时,总结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下的施工工艺经验,形成一定区域一定条件内基坑设计的标准,并将已有的定性经验形成定量的计算策略,真正提高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邵开胜,王广超,陈玉茹.深基坑工程存在的主要理由及策略[J].煤炭科技,2010(03):13-15.

[2]王修胜.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理由及策略[J].民营科技,2011(07):344.

[3]吴颖奕.试论岩土工程基坑支护的重要性.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