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改造工程圆木桩围堰施工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9-02-1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7 KB
  • 资料分类:设计报告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本次河道工程全长756m。新建两侧驳岸总长为1314.46m,其中A型驳岸284.94m,B型驳岸1029.52m。
施工围堰为涵闸施工的辅助工程,采用圆木桩围堰施工方法,围堰共两段长度约为20米,高度暂定6.0米:入持力层2~3米,高出水位1.0米。
木桩围堰施工工艺;
木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放样→打桩→扎竹排→筑入土方→土袋保护→抽水→加固等几个环节。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其中有些工序的施工次序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围堰的施工,经过定位、打桩、扎竹排、筑入土方、土袋保护、抽水、加固等几个环节。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其中有些工序的施工次序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1)定位放样
  受静水总压力及受力中心的影响,结合经济适用的设计原则,其断面一般按水深1m、坝宽2~2.5m推算,而一条围堰的中心部位常采用圆弧形。以减少水的侧压力,据本人多年施工实践来看,该处往往成为整个围堰工程安全的关键。
  (2)打桩
  围堰桩一般采用圆木、竹排等,视土质、水深而定。土质较好,水深在2.5m以内,采用圆木桩。其施工方法是,间隔50~100cm打入长5~6m双向圆木桩,入土100~200cm左右,出水50cm左右,再用铁丝或线材进行纵向、横向牵制固定,使整个围堰联成一个整体。
  土质较差或水较深时,可采用圆木桩打桩后在圆木桩内侧排放竹排方法,用铁丝进行纵向横向联接,并增加桩的密度及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