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灌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5-07-1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5 KB
  • 资料分类:设计报告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1工程概况
xx水库东灌区位于xx县南部xx镇境内,渠首工程距xx镇14km,距xx县城75km。xx灌区范围内有xx镇xx、黄荆港、何村、滚塘、下畈、松田、曹村,昭潭镇潭乐村8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3.1万亩。本次次改造灌区范围内有xx镇松田、曹村两个行政村,总人口3558人,总面积21 .03km2,耕地面积8324亩,其中水田面积8022亩,早地面积30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164元。曹村村及xx镇为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所在村镇。东灌区工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全长近lOkm,受当时历史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制约,建设标准不高,施工质量差,渠道渗漏严重,输水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造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减少,不能满足灌区内农业用水要求,而且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东灌区工程建设标准不高,施正质量差,渠道渗漏严重,输水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造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减少,不能满足灌区内农业用水要求,必须尽快对该灌区工程进行改造,以达到节水灌溉,确保灌区农田灌溉用水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xx水库东灌区的工程效益
1.2工程施工工期
本工程施工:工期从xx年1月20日至xx年5月31日。
1.3水文气象和地形地质
1.3.1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根据石门水文站1959—2005年47年降雨量资料分析,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0.4mm,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年降雨为1999年的2215.4mm,最小年降雨为1978年的1075.8mm,最大年降雨是最小年降雨的2.05倍。全年降水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120mm。灌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0.4mm,平均产水模数为82.04万m3/KM2
根据xx县气象局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3.2℃;无霜期235天,全年日照时数为1705小时。
1.3.2 地形地质
区内地质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Ⅲ2)沿江拱断褶带石台穹褶断束内。石台穹褶断束处于沿江拱断褶带与皖南陷褶断带的过度地带,燕山期以来一直处于断块隆起状态。
工程区主要受官港-石门压扭性断层控制,出露长约50公里,地貌上形成直线状山间谷地,走向北东20-23,沿断层面岩石硅化、角砾老化、糜棱岩化。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5g(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相应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区内地下水主要以孔隙承压水为主,局部存在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河床砂卵石中,具一定的承压水头,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并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含水层厚度随裂隙发育和地貌特征而定,一般埋藏较深,为弱~微透水层,含水不丰富。裂隙水主要受大气补给,以地表蒸发和由高处向低洼处(河流、库内)排泻为主要排泻方式。
1.3 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有“村村通”道路到达工地, 但项目区内的材料及施工设备部分可通过简易村级道路附加人工挑抬运至施工现场,另有部分必须修筑施工便道方能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