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设计说明书(A3)2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2-12-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4 KB
  • 资料分类:设计报告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根据上述的标准和规范,对照防护区的政治、经济、人口、农田及今后村镇规划与发展的情况,确定本工程防洪标准取十年一遇洪水(P=10%),防洪堤按五级建筑物进行设计。


第五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堤线的平面布置
根据《梅屿乡河溪小流域治理规划》,河溪梅底以下保持最少30m河道宽度,本次设计对其10年一遇防洪标准时相应河道宽度进行规划确定。河道规划及堤线布置原则:①有利于水流态平稳、流速满足抗冲要求,堤塘不过高,以利于堤塘、河床安全;堤线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采用折线或急弯②从经济角度出发,多开发可利用的土地,同时堤高又不可增加太大;防洪堤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
根据以上河道规划原则及河溪外山头至梅底段地形情况,经水利计算确定主河道0+021~0+155河道宽度为28m,0+155~0+658河道宽度为40m,支流0+000~0+035河道宽度为14m。
防洪堤布置在外山头村至梅底村河溪两岸,从上游河溪堰坝(桩号0-005)起,至下游梅底大桥(桩号0+658)止,治理溪流长为698m。其中主河道663m,支流35m。防洪堤两岸合计全长1235m,其中左岸从桩号0+000~0+658,长598m;右岸从桩号0-005~0+580,长567m;支流从桩号0+000~0+035,两岸长70m。防洪堤堤线均连接平顺,采取圆弧拐弯,无突变拐角。局部地段为了缓解水流的冲刷,适当地加宽河道的宽度。防洪堤堤线平面布置详见防洪堤平面布置图。
二、河道断面及防洪堤断面结构拟定
因河溪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易对河道两岸岸坡造成冲刷,需采用硬化护岸对两岸岸坡进行保护,因此河道横断面不能保持天然河道断面形态,故考虑地形、地质、水流等因素及河道的综合利用要求选用复式断面。岸坡采用直斜复合式护岸,墙前为2.5~5m宽护堤地,中间为14~21m宽河槽。
防洪堤断面形式拟定考虑到山溪性河流易对河道岸坡造成冲刷,只能采用硬化护岸进行防冲保护。为了就地取材,减少工程的投资,根据防洪堤所在的地理位置、堤址地质、筑堤材料、施工条件,针对山区溪流和水流的特点拟定三种结构断面进行比较。
第一种断面是我市目前小流域治理中最普遍选用的直立式断面,防洪堤结构采用浆砌块石重力式墙。从施工及使用情况来看,直立式防洪堤体积大、墙身厚、刚性好,坚固、稳定,具有较强的防冲刷能力,且结构简单,便于施工,但每延米造价较大。
第二种断面为斜坡式断面。结构形式底脚为C20埋石砼大方脚,外坡为一级斜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坡度为1:1.5,堤顶设置浆砌块石防浪墙。斜坡式断面,不但岸线顺直,而且加大了过水断面面积,在洪水期间使水流更加顺畅,另外还拓宽了河道水域和口宽, 高度、宽度比例相适应,给工程增添了气魄、宏伟和美观的感觉。造价比直立式低。但由于块石质量限制,块石面不平整,铺砌不易坐实挤紧,砌筑砂浆不易充填饱满,坚固程度及抗冲刷能力较直立式差。
第三种断面为直斜复合式断面,即将上述两种断面形式相结合,在临水面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采用直立式浆砌块石挡墙,C20混凝土压顶,厚10cm,墙身采用M7.5浆砌石与干砌石,迎水面坡度为1:0.2,背水面坡度为1:0.3,底部采用大放脚干砌乱石与C20砼埋石80X100cm基础,堤后砂砾石回填夯实。墙后设置1.5m宽平台,平台以上以上采用M7.5浆砌块石护坡35cm厚,护坡坡比1:1.5。护坡下采用砂砾石回填水冲夯实。每延米造价介于直立式与斜坡式断面之间。
直斜复合式断面既具有直立式防洪堤刚性好,坚固、稳定,具有较强的防冲刷能力的特点,又兼具斜坡式断面岸线顺直,坡面光洁平整,气魄、宏伟和美观的特点,造价介于直立式与斜坡式断面之间。故确定本次设计采用直斜复合式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