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平原河网地区,绵长的堤线存在着土层地质变化复杂、堤防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地段堤身单薄、回填土料质量差和长期失修等情况,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沉陷、位移等现象。 

  【关键词】清淤工程;滑坡;措施 

  0 引言 

  2011年11月至20012年4月底宁海县进行的长街一干线河道清淤工程中造成几起堤防的滑坡、沉陷和开裂现象,给清淤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研究河道清淤过程中的滑坡成因及处理措施是必要的。 

  1 滑坡成因 

  1.1 渗流 

  平原河网河道堤防工程大部分为早年建设的群众性工程,堤身比较单薄,排水设备、回填土料的质量难以保证。局部回填土料为淤泥质粘土的,这部分土料长期处在浸水饱和状态,强度弱而自重大,其下滑力较大。当退水时,由于淤泥质粘土的渗透力,而退水后原堤防临水侧的阻滑压力在减少。 当断水清淤作业时,堤身内的渗流力和自重等主滑动力不断增加,阻滑水压力减少。 

  1.2 清淤过甚 

  清淤过程中,断面尺寸很难按照设计控制,河床中的淤泥质土或者垃圾沉积物等,在机械器具的扰动和高压水力泵枪的冲刷下(断水作业)会带动周边土体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动。当稳定中起阻滑作用的镇压部分被挖,造成堤身安全稳定系数下降,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1.3 施工附加外力作用 

  带水作业施工中,当机械抓斗放下时堤前水位瞬时壅高,产生水浪波,强大的水体动力冲击干墙身;当抓斗沉到水下后,水回落,堤身受到负压的拖吸力作用;当抓起淤泥时,抓斗外侧和河床淤泥之间短时产生“真空”区,此时土体受到负压的拖吸力作用;同时受一股强大的水流来填充,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冲刷力冲刷淤泥;当抓斗离开水面时,又产生强大的拖吸力。在每抓一斗淤泥的过程,水位高低相差有时达1m左右,此时堤身除受到较大的主动土压力作用外,还要受到水浪的冲击动力及水位回落产生的拖吸力;水下的淤泥受到水力的冲刷和拖吸吸力等,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如果墙身或上体强度不够,就可能产生失稳现象。 

  1.4 其他因素 

  除上述几种原因外,如果施工地段的地基基础较软弱或遇古河道上筑砌的堤身;堤身的填筑质量存在;新旧堤界面处理不当,通过裂缝渗水;堤前开挖过深等在施工前又没有进行处理等,均有可能引起失稳。 

  2 滑坡预防措施 

  清淤工程滑坡的产生一般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只要及早预防,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滑坡发生的外在因素,多数滑坡是可以防止的。 

  2.1 选择合理的疏浚断面 

  (1)根据土质、沿岸建筑物和堤防稳定情况分段进行设计。对于堤脚埋深较浅的,要采取修缓河岸边坡方式或以留平台和提高平台高程的方法。对于软弱基础或遇古河道地段,要考虑基础加固措施。 

  (2)设计的标准断面,通过稳定分析确定后,还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超挖情况,要采用规范允许的超宽、超深值进行校核。 

  2.2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1) 施工前要对照设计资料深入工地调查,按照实地情况和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做出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对存在问题提早做出处理预案。 

  (2)对软弱地基础要采取机械带水作业,施工时要控制开挖的速度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超挖的数值。将常规的先掏槽后扩坡的施工方法改为由上而下,按梯形断面开挖。对河面较窄,基础土质较好或滑坡后产生影响不大的地段,可采用断水作业,利用水力机组冲填结合人工开挖施工。 

  (3)施工中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堤面开裂、沉陷变形、土质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4)施工弃土及时远运,不能堆放在沿岸。一是防止雨天淤泥回淤;二是防止堤防在淤泥的堆压下产生滑坡。外运确实有困难的做好围堰集中堆放,而围堰离河岸保持一定的距离,弃土坡脚至河岸边缘的最小距离按≥(10+H/2)m,(H为弃土顶至河底高差)控制为好。围堰内的积水要按照疏浚施工规范的要求通过明沟或暗沟及时排放入河,防止积水通过地表裂缝渗透入河。 

  3 滑坡处理措施 

  滑坡的处理措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控制防止滑坡的继续扩展延伸阶段;其次是在滑体达到稳定后修复处理阶段。 

  3.1 应急处理措施 

  3.1.1 提高水位稳定滑体 

  水位提高后将降低渗流的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达到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提高后水位还可增加堤前阻水压力,起稳定堤身作用。易用在断水作业中。 

  3.1.2 上卸下加法 

  上卸即减少滑体的滑动力,将产生滑动力的滑动体开挖削坡,放缓边坡。下加指在阻滑体部分(一般在堤脚处)抛石增加压力,使阻滑力增加。 

  3.1.3 封闭裂缝 

  发生滑坡后,坝面将产生一组纵横向的裂缝。要就近取材(粘土或薄膜材料等),及时封闭裂缝,以防渗水形成集中渗漏产生冲刷破坏或加宽裂缝,再次沿裂缝产生滑动或塌落。 

  3.2 修复处理措施 

  3.2.1 挖除回填法 

  堤脚开挖过甚,堤身填筑质量不好等产生的浅层滑坡,一般开挖工程量不是很大。这类滑坡应优先考虑将滑动体全部挖除,重新回填还坡。开挖回填应注意几点: 

  ①查明滑坡体的上下口准确位置,划定处理范围,全部挖除滑体。挖除应从上边缘开始,逐级开挖,每级高度20cm,沿着滑动面挖成锯齿形。在每一级深度应1次挖到位,每级高度<1m左右,并且必须一直挖至滑动面以外未滑动土中0.5~1.0m,以便保证回填新老土的良好结合。 

  ②开挖坡要根据回填料的土质,一般保证在1:3左右。 

  ③在平面上滑坡边线四周向外延伸2m左右范围均应挖除,重新填筑。 

  ④回填土料以透水性较好的砂粒为宜,并保证入仓的速率和分层加高。   

       3.2.2 削坡填筑法 

  深层滑坡往往滑体的出口在水下边坡或者河底,滑体方量相当大,全部开挖滑动体有一定难度,开挖附加的外力作用还有可能产生滑动。处理这些滑体采取堤顶开挖削坡,堤前抛石加压,在施工中应注意几点: 

  ①首先查明滑坡体的上下口准确位置,划定处理范围。 

  ②挖除部分滑动体,开挖方法、顺序同上。 

  ③开挖不应采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吨位机械,最好采取先抛石后开挖。 

  ④抛石范围要根据滑体范围和河床抗冲刷的要求定,一般抛在滑体出口至堤脚处;填压层要求分层设置,最下层为石渣垫层作为反滤层,一般厚度<30cm,上层为抛石体,保护抛石层及其(下转第111页)(上接第82页)下部泥土的稳定,其厚度应不少于抛石粒径的2倍,一般为0.6~1.0m,重要段为1.0~1.5m,台顶高程要高于枯水位0.5~1.0m,保证堤脚埋深1.0m左右。填压层坡度要根据河床比坡的具体情况设置,一般控制在1:1.5~1:4之间;填压层石料要采用新鲜、坚固、无风化的乱石,单粒重量为5~50kg,粒径为0.15~0.33m左右。 

  3.2.3 打桩处理 

  适用于土质堤岸或者河道较窄,不能采用填压法或留平台办法处理的河段,主要是利用桩加强基础承载力和抗滑力。这种处理方法要求: 

  ①打桩采用松木桩或者预制混泥土柱桩,桩长应满足贯穿滑动面3m深以上。 

  ②桩排数和条数根据抗滑和承载力确定。 

  ③对于抗滑桩桩之间采用混泥土梁拉结共同受力,对于承载为主的桩要设置混泥土承台让桩共同承受负重。 

  4 结语 

  河道清淤工程过程中,各个环节中按照有关程序、规程进行开挖,开展文明施工,大部分的滑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当出现险情后如果处理及时、方法得当,就能较好的防止滑坡的扩大和延伸,提高处理效果。在滑坡处理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根据滑坡的成因、类型,因地制宜,通过方案比较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达到综合处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发明,陈祖煜,贾志欣,等.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及应用[C]//岩石力学与工程论文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增刊):9-15. 

  [2]张发明,陈祖煜,祢宏亮.深开挖岩石边坡三维随机楔体的稳定性分析[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2,2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