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流对人类的生存生活至关重要,人们为了航运和取水等生活需要,对河流进行疏浚、护岸和筑堤整治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河流的生态环境对其工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河道的功能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河道护岸 生态环境 河道建设 影响 
  河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人类自古以水为伴,逐水而居,河流给予人类丰富的资源和便利。但是随着人们不断地对河流进行索取,造成生态系统的弱化,河流的功能开始减弱。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注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对于河流的河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态河道建设的功能及必要性分析 
  河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所需要的土壤、水产品等资源,在宣泄洪水保护人类家园等方面河流也必不可少,同时河流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添光增色。因此,河流也是世界主要文明的发祥地,遇水而生,依水而建。河流主要是通过降到地标的雨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合,通过重力的作用由高向低流。但是随着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航运、防洪排涝等工程,对河流进行疏浚和护岸等整治工程,从而满足生活发展的需要。 
  而生态河道主要包括河流及两岸的水面、边滩及沙洲形成的整体,具有防洪排涝、输水灌输、交通航运及渔业生产、景观休闲和发电等功能。河流是水资源和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的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河道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河道的生态安全直接影响到河道的功能状况。 
  在以往的生态河道建设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建设用地的要求,注重防洪和航运的功能,或者注重整体形象的壮观,在河道建设过程中,改变了天然的形态,出现河流形态的直线化、护岸才来哦的硬质化和河道断面等诸多问题,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剧,使得河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河水浑浊,河虾不再,生态系统开始遭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使河流生态系统优化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从国家政策及宏观环境的发展来看,建设生态河道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生态河道建设的重要内容,河流的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河流系统健全的关键,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应当引起相应的重视。 
  而从生态河道自身的发展来看,河道的形成是自然循环和多种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生态河道的时候,要突出的注重构成要素,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形成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特别要注重河流的生态环境,对于如何控制水土流失和协调两岸的土地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从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来看,生态河道的建设还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河道景观的个性化,增强河道景观的异质性,从而建设有利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河道整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景观。最后,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建设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尽量运用天然的材料,用植物造景,在提高河道风景观赏质量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 
  总的来说,生态河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管是从宏观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还是根据河道建设自身的特点来说,都要根据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建设有利于环境发展的生态河道。 
  二、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说,河流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点,需要从整体性和独立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环境问题对河道建设造成的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的方式对生态功能造成影响。部分河流的两岸植被比较稀少,固沙种树的工程不足,导致沙滩裸露,加上城市污染源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及产业结构也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的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综合效益不高,而且对土地的开发无需,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有限。具体来说,当前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和林业虽然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对于土地资源利用要求较高,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垦荒和无节制的向土地索取,造成多年的湿地转化为耕地,大面积的果园和林地也变成农田,造成土地的贫瘠化和沙化现象。而二三产业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企业进行过度开发和建设已经严重超过了生态区域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最后,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欠缺,河道建设的用地布局不科学。从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河流的生态环境保障系统远远不够,没有统一的供水体系,对于城市的安全供水造成影响,再加上排水设备及污水处理的建设工程不够完善,导致污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生态破坏。而河道建设过程的用地布局混乱则造成建设的无序性和景观的低质量,在河道建设当中,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混杂是主要问题,容易形成交通不便和空间无序的问题,河道两侧的建筑环境恶化,对于河道建设的整体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河道建设的建议 
  要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要在保障其水里功能基础上,建设复合型的生态系统,保障河流的持续性与城市生产生活的互补性,处理河道两侧的生态建设用地模式,并做好河流的生态防洪工作及植物生态系统的修复等工程建设。 
  第一,要明确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因地制宜 
  根据河流的特殊功能性,采用综合性的建设方案,形成建设、景观和生态经济的适宜性,通过有效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目标相结合,形成生态优先的景观经济发展理念,并提出科学的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绿色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并建设能够形成一定经济效应的风景旅游区及生态农业科研嫉妒。 
  对河流的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要注重适宜的原则,在防洪线以内,要充分结合防洪要求进行河道建设,形成300米以内的永久性河道,在河道周边建设沙地草甸,意外形成疏林草地,形成有层次的河道生态环境,同时根据农林牧相结合的功能分区,建设生态防护区、生态园林区、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恢复区等多种环境功能区。 
  第二,建设生态河道要突出注重生态防洪建设和植被建设 
  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季节性雨季比较明显的地区,要突出注重防洪特点,建设水库及其它防洪设施。 
  例如,清江镇流域面积小,但是随着经济和城镇建设日益发展,防洪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河道泄洪、蓄水能力不足,阻水桥梁和节制闸多,河闸不配套,受上游山洪侵袭及下游高潮的顶托,洪涝灾害较为频繁,防洪能力仅5~10年一遇,严重制约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清江镇的区域防洪排涝还存在着上游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窄主干河不突出、河道淤积和建筑物阻水和出海排涝闸规模偏小且年久失修等问题。 
  所以说,河流的生态河道建设要根据河流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等,并结合河道的水利功能,进行有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修护,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 
  结 语:综上所述,河道护岸的生态环境对河道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生态环境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河道功能的发挥,而河道的功能发挥也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形成经济、环境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总体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候高健 徐竟成 黄翔峰.河道护岸生态化建设进展[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年05期,2009. 
  [2]曾庆仪.浅谈河道生态护岸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4期 , 2012. 
  [3]唐国滔 姚焕玫 胡湛波 .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水产科技情报》 2010年04期,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