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流域及各个地区的质量监督机构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加之管理工作能力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因而水利建设在投资的规模及数量上有很多区别。这些都和水利工程自身所具备的地域与流域管理的特点息息相关。进而导致无法形成统一的且有规模的协调工作,网络管理也不能以系统的方式呈现,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上的管理薄弱。在了解了水利工程整个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根本上存在的问题是其机构组织形式问题之后,务必要对这一点加深管理。 

【关键词】工作误区;水利监督管理;提升意见 
  一、具体有哪些误区是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容易存在的 
  1、水利工程的产品通常是多专业、长工期、多品种材料设备、多工种这样的特点,而非像大型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生产的产业。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水利工程传统且偏爱单一实物质量监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变得愈加庞大,所受影响骤然增多,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偏僻地势处,随之而来的就是监督难的问题。如果想要靠相关机构到现场监督工作,试想一下,简单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要几十上百天,监督部门根本无法实现长期现场监督,也就无法全面审核、控制工程的质量问题。 
  2、太依赖监督部门的考核结果。尽管监督部门的考核可以作为该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好坏的重要评定项目,但是绝对不能当做唯一。现在整个社会对于监督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监测过于看重,缺乏理性。前面也提到,水利工程建设时间长、位置偏远,监测部门也不能全面监督。当然只有经过国家质量站提出对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等级审核评定之后,颁发评定证书才能通过验收,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对施工质量有所帮助。 
  3、监管部门在监督过程中经费不足、定位不清、运作条件没有保障。水利工程是为全体公民建设公共产品,因此国家质量监督站有义务担负起政府监管的相关法律责任。但是反观现实,监管部门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监督过程中政府该项拨款无法维持基本的监管工作,这也使得监管工作一再被搁浅,甚至形同虚设,现在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 
  4、政府监管机制的改革无法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运作方式和谐共处。目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仍采用基础-主体-竣工这样三部到位的等级核定方案。政府直接授予机构进行质量监管,这也是政府管理的延伸,但是这样就把政府的管理推向操作上的误区。政府机制在不断改革,管理紧跟其后进行改变,从微观到宏观、从直接到间接,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停转变。“小政府大社会”如果政府质量监督方式不进行变革创新,那么就不会达到政府方式与体制管理改革两者的和谐情况。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出现低效率的原因有哪些 
  1、指挥、组织与操作者的因素 
  指挥者、组织者以及操作者这些都是参与到水利工程质量建设与监督中的人员。如果这些参与人员素质高的,将有利于整个水利工程质量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开展,反之亦然。只有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思想水平与技术水平提升了,才能有高质量的工作,从而生产出更适合社会所需的水利工程。 
  2、水利工程上的设计因素 
  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前要由设计人员先设计好,要想有好的设计,设计人员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设计思想,而且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以及水利建设的需求。为了设计出更实用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必要是可以前往施工现场去勘察,结合现场再设计,务必要使其布局合理、有思想有深度,方案考虑充分。但是现在设计市场不存在竞争,就容易导致设计人员设计水平有限或是停滞不前。设计出来的质量良莠不齐,图纸粗糙不堪,在施工现场也会出现任意更改图纸的情况。如果监督机构把关不严就容易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最终差强人意。 
  3、制度上的质量监督因素 
  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很多时候在监督的时十分被动。有不少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在不合格的条件下继续施工。但是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此并没有足够重视,为了应付公事,随意派遣人员来检查,以至于国家部分质量监督部门形同虚设。 
  4、质量监督本身的因素 
  目前在我国对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的监管方式主要还是依靠,工程师个人的经历以及技术来进行测试,监管设备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另外水利检测部门财政经费不是很足够监管技术落后。大多数的时候工程师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评判水利工程质量的等级以及优良程度,这样会造成一种后果,那就是质量检测的不准确,并且在这些检测水利工程质量的队伍中有很多只是专业达不到的工程师这样就造成了队伍的不专业性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检测。 
  三、加强水利监督的方法意见 
  1、增强管制,明确责任并分摊到个人 
  我们都了解,水利工程监理之所以不到位,问题有很多主要的是领导不力,责任不清,这样就给质量管理人员不敬业不尽职营造了可乘之机,那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引起高度的关注,这样下面的工作人员才有可能勤谨工作,加强对一线工程师一线质检人员的管理,这样加强了管理会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起到良好的管制作用,其次要加强责任的追究制,据了解目前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其负责人,大部分会选择离职以逃避责任的追究,我们应该实行责任终身制,也就是说,一旦对工程质量负责监督,那么就要负责到底,一旦出现问题,不管工程当事人出现什么问题都要追究其责任。这样能有力的解决工程质量人员的玩忽职守。让工作人员负责起来。 
  2、要对水利的施工技术进行管制,要完善技术施工的审批流程 
  水利建设施工前施工双方应该签订相关合同,合同中应该明确规定其责任义务,并且在施工前要将有关材料提交至监管部门,这些材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工程质量保证,还有验收时工程质量应该打到的标准,这些内容都应该到监管部们等级备案。监管部门应严格审查,其提交的材料。审核通过以后,工程方可以进入施工阶段,像一些比较重要的工程,应该有专业的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查,有专业质检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才可以进入施工阶段,主要审核的方面包括,建筑设备的质量等相关材料,最后还要参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以及工程出现事故后及时的处理工作。 
  3、应该把质量监督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之所以要加强质检机构的建设,是因为质检机构是我国政府对工程量监督的代表它能够保正工程建设的质量,避免工程建设中质量问题的产生。加强质检组织的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质检机构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培养,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之间行为要符合相关的规范,第二,政府要给予质检机构足够多的资金支持,保证期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建设自身。第三,质量监督要与参与建设的各个团体价强连系与参建各方的相关制度相结合,以便于及时处理出现的随即问题,第四,要求领导对水利监管部门的重视,加快目前检测部门的转型,目前监测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现在监督主要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监督这样的监督方式应该向施工前的审核,施工中的监督,施工后的验收监督方式。第五要增加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多购进一些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水利项目的优点,避免其危害性,是水利项目建设的关键,避水害要求我们要建设好水利工程,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水利建设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水利工程建设问题多多,这就加强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的难处,我们知道欲善行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发挥好水利利国利民的作用,首先要建设好水利工程,目前我们国家急需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特别是规模小一些的水利工程要加强对其的质量管理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