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9月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再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川东特色农业大县”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现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资2.48亿元,其中:国家投入1.11亿元,群众投入1.20亿元,社会投入160万元, 以劳折资1760万元,投工39万个。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面积3.2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平方公里,新增蓄水能力121万立方米,解决人饮水困难3.2万人,加固新建江河堤防14.6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91处,新建微水工程281口,加固水库3座,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广配方施肥55万亩,新建沼气池3399口,完成营造林1.7万亩,完工通乡油路100公里,完工通村道路435公里,新建乡村机耕道148公里,硬化乡村机耕道14.85公里,修复改造提灌机械1166/16324台/千瓦,新增提水控灌设备217/1519台/千瓦,新增控灌面积7.8万亩,提水2089万立方米,金土地工程1.43万亩,户办工程动工9078户,建成8278户 。
 
        二、主要措施 
        ㈠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全县各级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落实专人办公,明确责任,解决办公经费。20xx年初,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指标纳入各级党政、相关部门的任期目标考核,各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秋冬以来,召开了2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办公会议、1次专题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对全县进行动员,充分发动群众利用秋冬农闲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采取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包社的办法。使我县水利建设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态势,同时,各级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对联系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兴修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县委书记邓瑜华率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领导和县级部门负责人带头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义务劳动,在全县掀起了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㈡发动干群,加强宣传 
        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我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会议、标语、科技下乡和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报刊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使广大干群明白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明白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从而营造了群众踊跃参与、社会高度关注的良好氛围。4个月来,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办墙报162期,广播电视专题宣传8次,县、乡、村召开动员大会62次,悬挂标语66幅,科技下乡102次,培训农民0.8万人次,提供咨询96次。  
        ㈢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一是科学规划。本着“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综合配套”的原则,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高产农田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对每个乡(镇)都编制规划。在规划中不搞“花架子”、不贪大求洋和盲目攀比,制定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全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突出重点。重点抓好了水毁工程修复、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同时找准新的突破口,着力打造示范亮点,实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狠抓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在建设上,一是以村为单元,水、路、能源为重点,因地制宜,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综合配套;二是以户为单元“五配套”(沼、厨、灶、厕、圈)、“五并举”(园、池、井、路、坝)打造亮点。工作部署上,点面结合,形成全县农建新格局。 
        ㈣创新体制、加大投入 
        为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我县创新机制,落实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和决策的新机制。凡是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实行“一事一议”,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凡是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放手让农民去做,通过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等制度,保障农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措施,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筹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是多渠道增加投入。我县迎难而上,广泛发动群众,鼓励社会参与,不等待、不观望、不依赖,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采取“上级争、财政拨、集体挤、职工捐、群众筹、银信贷”等多个“一点”的办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实行政府统筹,整合资金的办法,依托项目,捆绑整合资金,整合水利、林业、扶贫、国土、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加大综合整理力度,秋冬以来整合农建项目资金1116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㈠、理念不新。个别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准,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体认识不清,“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应由国家承担,农民不应再承担义务,上级给钱就干,给多少钱干多少事等模糊认识,致使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比较被动,甚至出现较大“滑坡”。 
        ㈡、农村劳力不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小病残留守在家,劳动力严重缺乏,在建、维修工程严重缺少劳力,致使工程进展缓慢。 
        ㈢、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大量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加之年久失修,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特别是特大旱灾、“7.7”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后,多处水利工程设施被损毁,工程改造任务大,隐患严重,难以在短期内根治。极大制约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极大制约了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 
        ㈣、部分地方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部分乡镇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由于长时间不维护保养,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通畅水平。 
        ㈤、发展不平衡。公路沿线和经济发达地方投入较大,发展也较快,边远地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发展慢,差距越来越大。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我县将按照建设目标和重点,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明确目标、突出实效,改进形式、创新方法,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㈠、加快水利建设。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对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农村饮水安全、粮食主产区排灌设施改造、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㈡、抓好典型示范。抓好涌兴镇等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抓好评选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活动,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施工方式、投入模式、组织形式上有新突破。 
        ㈣、抓好工作落实。一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在人、财、物三方面加大对农建的投入力度,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针对我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三是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㈤、创新工作方式。在认真总结我县农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及时调整思路,在机制上、管理上、投入上、方法上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和实现我县“四大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