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饮用水是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以保障公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越来越关注饮用水安全。但是政府传统意义上的饮用水安全只是针对城市而言,农村成为饮用水安全管理的“盲区”,加之农村自身实际情况复杂多样,难以建立一个通用的模式或统一的建设标准。这都使得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更为严峻和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饮用水安全概述

  (一)饮用水

  《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指出安全的水是指经过处理的地表水和未經处理但未被污染的水,如泉水、安全的井水和得到保护的钻孔水。[1]饮用水通常指水质和水量的时空分布能够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同时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生化成分;足够的水量满足新陈代谢和家庭卫生需要;对于饮用水供给、水质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并且不会担心自己饮用后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饮用水安全

  我国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2]。本文认为,饮用水安全是指由政府主导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无有毒有害的成分,卫生标准达到《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GB11730—89所规定的标准,严格按照《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管理办法》执行相关的监测项,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保民众对饮用水有较高的满意度。

  三、凤河村饮用水安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文选择云南省洱源县凤河村做调研,该村共有213户人家,其中白族占98%以上。文章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共做了10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8%,入户访谈20户。

  (一)凤河村饮用水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凤河村从2010年开始建设自来水供水系统,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付和村民自发筹集,饮用水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

  1.饮用水构成。在调查过程中,78%调查对象表示饮用水源为自来水。与一般的井水和沟渠水相比,在供水体系建设之初会对自来水的水质进行检测,基本的水质可以得到保证。

  2.水源地。凤河村的饮用水源来自村庄东侧端的山涧泉水,水源地附近植被覆盖率总体较。高。同时取水源地附近无大型的工业企业,无农田,以山涧底端直接开挖沟渠引水,自流至蓄水池,无需工程建设。但是从卫星地图(图2-1)上可以看出在引水山涧南侧有局部的地表裸露带,植被覆盖率低,容易引发山洪,危及水源。北侧i植被主要为灌木草丛,涵养水源的能力也较低。

  3.蓄水池。蓄水池为居于玉皇阁附近的操场,以凤羽线公路最低点为基点相对高差为32米,蓄水池高于村中所有民宅,实现全部自流取水。

  4.管理人员。水管员由村委会委任,日常的工作职责负责水源地引水以及故障的处理,工资支付方式为每户每年向村委会交付20元的管理费,同时村委会支付水务管理员800元/年的生活补助。

  (二)凤河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凤河村饮用水源为自来水,基本的水质、水量和方便程度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该村总体的饮用水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季节性缺水。凤河村位于云南省洱源县,地理坐标大致为(26°6′47″N,99°57′24″E),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秋多、冬春少的降水分配,导致水源地的补给水源季节差异。加之冬春季节是农田灌溉的高峰期,耗水量大,供大于求导致冬春季节缺水严重,时常出现自来水断水的现象。

  2.水质较差。凤河村自来水供水属于“直肠式”的供水方式,即水源地——水管——蓄水池——水管——村民家中,中间没有任何的水处理环节,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并且凤河村的村民主要依靠看和闻来判断水质的好坏,无法鉴别水中存在的细菌量、重金属含量等影响水质的因素。基本的水处理环节的缺失和水质鉴定技术手段的落后,导致该村的饮用水水质较差,基本的清澈度能保证,但微生物指标和化学元素指标等基本不达标,使得凤河村饮用水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

  3.供给水源单一。在使用自来水供水之前,凤河村主要依靠水井供水,但现在水井基本废弃不用,失去其基本的功能。单一靠靠自来水供水会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水源的季节性差异影响自来水供给的稳定性,二是由于水源地山涧的特性,雨季时会使自来水源地位于洪水区,严重影响村中饮用水的供应,并且会损害输水管和蓄水箱。

  三、凤河村饮用水安全的制约因素

  (一)民众主体因素

  凤河村村民的意识和行为是影响村里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1.民众意识落后。凤河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个体形式进行的,村民之间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因此村民更多立足于自身的利益,缺乏饮用水保护的意识。在凤河村,村民把饮用水做它用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供水紧张。另村民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浪费水现象严重。在调查过程中,就如何改进本村饮用水问题上,仅有3%的受访对象表示应该主动的节约用水。2.村民生活习惯较差。凤河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仅接受过义务教育及以下的占全村人口的73%。加之生活环境和社会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村民在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突出,例如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乱扔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导致饮用水的污染。3.村民自治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发现,凤河村委会对于本村的基本公共设施的治理更多依赖政府,或者仅靠村长以及支书等少数人员的拍脑袋决议,在治理的程序上合理合法性较差,没有真正发挥村民自身的治理作用。

  (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地方政府作为饮用水安全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行为对饮用水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凤河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着地方政府管理缺位和饮用水安全监管体系缺失。通过对镇政府一级的调查中发现,没有专门的管理村务饮用水安全的人员,也没有对村民的自治过程进行相应的引导。在基本的规范方面,缺乏饮用水安全规范条例,国家的有关水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在违规行为处理方面,对违规操作的自来水管道架设仍然做合格的验收处理,对违反有关规定选址建厂的养殖合作社没做出任何的处理。

  另外,在对乡镇府工作人员的访谈调查中所反馈的信息看,并没有对村落的饮用水定期检测和定期检查的制度安排,更没有对供水系统任命专门管理的人员。政府只是负责引导供水设施的建设,并负责验收,对于后期的运行存在严重的监管缺失。同时对辖区内的饮用水没有定期检测的制度规定,也没建立检验的标准化细则,无法保证饮用水是否达标;在乡镇级政府没有专门的负责饮用水安全的人员,也就无法落实到事,责任到人。一般来说,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采取的都是事后处置方式。

  (三)企业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作为公共治理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一个重要中心,与农村的公共问题也息息相关。凤河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涉及到的企业主要有凤河村供水系统的承建方、养殖合作社、个体户等。对于供水系统承建方来说,在管道架设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规范操作。例如施工方违规将管道露天铺设,不仅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而且也容易受到人为损坏造成供水中断。而养殖合作社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选址、排污和耗水等多个方面。凤河村的春祥养猪合作社选址距输水沟渠不到100米的直线距离,只考虑场地成本问题,忽略污染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完整规范的排污系统,加上养殖合作社排污量较大,如果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体、空气、土壤、生活环境等的污染。自来水系统属于饮用水范畴,而养殖合作社是属于生产用水,所以不该违规使用饮用水源。

  四、凤河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完善饮用水供给机制

  饮用水属于准公共物品,需由政府主导提供。因此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饮用水供给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饮用水自身的特性,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技术手段的落后等因素,需要政府整合社会力量完善饮用水供给机制。具体来说:第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完善水质监测和检验制度,弥补制度空白,可制订一周一次检测或者一月一次的检测的计划,检验标准严格执行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及时的了解水源水质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保证民众饮用水安全。对于专门的管理人员,可由政府涉入,民众选举产生,同时明确责任,做到责任到人。2.完善制水工藝。凤河村饮用水“直肠式”的供水方式,会从多个环节造成饮用水的污染。因此,必须修建必要的沉淀池,在进入蓄水池前进行必要的沉淀和使用常规的消毒剂,同时对蓄水池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清洗,再对输水管道进行定期的检查更换。

  (二)强化饮用水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即所有涉水事务都由相应级别的水务部门管理[3]。城市“水务一体化”主要行径有对水源地规划、发放许可证、统筹水量、统一收费等,对农村水务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村落内可以通过建立“水务管理会”等组织机构,来专门的负责管理涉水事务,“水管会”除进行日常维护和问题的处理,还可进行宣传教育,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推选专门的水务管理员,对饮用水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并教育等。另外,需要定期进行饮用水源地水源检测并发布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遇重大污染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等紧急情况应及时发布,对辖区内供水水源地制定具体的保护管理办法,对排污进行监督管理,履行保护水资源职责。在政府网站进行以上信息的公开,针对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可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边界设立告示牌等。

  (三)构建饮用水应急管理体系

  凤河村饮用水应急管理体系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范下建立符合乡镇一级政府以及地方实际的应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应急管理人员任命、应急水源地建设等几个方面。在饮用水应急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可以在整个乡镇政府内设立饮用水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有创造性、善于沟通、应对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和学者加入,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做到安全问题信息公开化,通过媒体和公众督促应急机制。关于应急管理人员的任命,可在政府部门常设机构的人员外,组建相应的监测人员、信息传递人员、医疗卫生保障人员等。这些人员均属于兼任,只有突发事件出现才上任,整合社会资源应对突发事件。在应急水源方面,应解决凤河村饮用水水源单一的问题。可把村民家中废弃的水井作为应急水源,但需要对水井进行日常维护。

  (四)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

  在公共治理中,单靠政府或者单靠企业甚至单靠个人都是无法完成对公共问题的解决和治理的,需要的是多主体、多方式、多渠道的综合治理,构建一个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新型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凤河村饮用水安全治理需要政府、民众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各方能在饮用水治理的制度安排、资金筹措、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作用,最后将有利于形成公众参与、全民关注、多方筹资、积极自治的局面。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关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系社会公平与正义,也衡量着政府公共服务与治理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个体的发展实现社会公义,尤其在城乡二元制背景下,注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制度立法的空白,需要政府、民众、企业多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建设,也需要从现行的公共服务状况和产业状况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