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都需要经过观测、勘察工程建设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区域的水质水量变化规律有所掌控、对地下水的运动特征以及形成特征的了解能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建设;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影响 

  中图分类号:TE9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许多工程项目在勘察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地研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且在后续的设计阶段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导致地下水引发的系列岩土工程危害频发,不仅极大了损害了勘察公司的信誉,而且也为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强化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水文地质的叙述与地质测量 

  在自然界中,地下水的无规则变化与运动的这一现象称为水文地质。地下水的科学研究这一学科简称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组成成分,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对工程建设安全隐患的防治等等。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的进行,需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查明水文地质的情况,根据水文地质的相关情况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有效地给出合理的建议和防治措施等。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给方案选择提供更有保障性的工程地质资料,需在原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航片和卫片对地质进行解译,再结合现场的重点勘察。如果对重大工程地段,还需结合物探、遥感、钻探和测试的综合勘探技术。其中以物探和遥感技术为主,必要时再结合钻探、测绘等技术查明地质问题,以确保重大工程质量资料的有效保障。工程地基的建设需考虑水文对地基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在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地下水文在压缩范围内上升,会导致地基土软化,使得地基土压缩性增大,硬度降低,这时建筑物会出现较大下沉或变形破坏现象。变形破坏现象的发生还有可能是地下水位的突然下沉或是土质的不均匀造成的,地下水位在压缩范围内下降会导致岩土自重应力增加,引起地基基土的附加沉降。 

  地质测量在水文地质工程工作中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地质测量是指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只有根据实地具体调查才能够编出好的勘探设计。如果不做地质测量工作而盲目开工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根据我多年的工程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基本的地质测量工作,第二,根据地质测量结果编出好的勘查设计,第三,使用最有效的施工方法。只有做好这几点才能够出现最好的效果。地下水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安全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和岩土勘察工作不同,差距很大,大多数的勘察报告中只是提供勘察时的水位稳定情况以及其高程。这使得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对水位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做出,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 

  二、岩土体的水理性质 

  岩土体的地理性质分为岩土物理和水理两种其水理性质即是岩土体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性质。当地下水作用于岩土体时其岩土的强度和形状则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所以可以针对岩土体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通常情况下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透水性 

  透水性是利用自然重力的原理对水穿过岩土的性能进行的分析的方法。岩土越松散、颗粒越大则其透水性则越好。在工程地质勘查中通常利用渗透系数来对岩土的透水性来进行表示的渗透系数则通过抽水试验来获得岩水的透水性对建筑的影响较大二者之间呈正比关系。 

  2、崩解性 

  岩土体的崩解即是指土体的崩散解体通常是在静水情况下肖有粘性土浸入后使土粒间的结构和强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土体崩解。导致岩土体崩解的因素较多加颗粒、结构、矿物成分等都与崩解性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岩土体在崩解时崩解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加残积土是以散开的方式而石英石则是以裂开的方式进行崩解的岩土体的崩解性与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呈正比的关系。 

  3、软化性 

  当岩土处于地下水的浸泡下时其岩土强度则会明显降低软化性通常通过软化系数来进行体现这是判断岩土体耐水和耐压能力的主要参数通常情况下粘性土层、页岩和泥岩等岩土结构容易发生软化性另外岩土的软化性与建筑物的稳定性呈反比的关系。 

  4、给水性 

  给水性指的是在水的作用下胞水岩土体从裂缝和孔隙中流出水的能力。通常利用给水度来进行形容。给水度是水文地质中较为重要的参数启对施工现场的疏干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前面的方法相同始水性越强的岩土体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强。 

  5、胀缩性 

  所谓岩土的胀缩性是指岩土在受到地下水的作用后其体积会逐渐增大而当岩土的水分流失时其体积又会变小的能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土表面的膜会在吸水后变厚而失水时膜的厚度又会变小。岩土的胀缩性常常会导致基坑出现突起或裂缝,直接导致土层表面及地基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导致地下水位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例如修建水库拦截下游地下水的补给、过度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上游筑坝以及矿床疏干等。人为因素导致地下水下降幅度过大,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诱发地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恶化水质等,而且会进一步破坏岩土体稳定特性,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给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2、潜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潜水位上升会对岩土工程造成较为不良的影响,如引起土壤沼泽化;增加了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导致岩土体滑移、崩塌;降低岩土体强度,破坏岩土体结构;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等现象。因此,在实际勘察工作中,需要全面深入看待潜水位上升引起的系列岩土工程危害,防范于未然。 

  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频繁变化会导致膨胀性岩土发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变化频繁,这不但会引起岩土膨胀收缩变形活动的频繁变动,而且还会导致岩土膨胀收缩幅度脱离常态变动范围,导致地裂形成,进而对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物造成致命破坏。由于地下水的频繁交替变动,会逐渐淋失土层中的铁、铝成分,造成土质松散,含水量孔隙比扩大,压缩模量、承载力下降,这对后续的工程基础处理及选择会产生较大的麻烦。 

  四、工程地质勘察中针对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 

  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建筑物造成影响,而水文地质的种类繁多。如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及其变动,还有含水层以及隔离层的分布和组合关系,此外,土层和岩层渗透参数和渗透的强度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就要加强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的研究,不仅要查出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因素,还要具体明确它们对建筑物产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对造成的危害要提出及时的防御措施,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水文地质信息,从而减少水文地质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的危害。在上文的介绍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主要来源于潜水位的上升以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针对潜水位的上升,相关部门应加大地下给水管道和引水渠水管道的管道渗透的修复工作;对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则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对那些违规抽取地下水和违规进行采矿,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人,进行劝阻,并加强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其中的危害。 

  结束语 

  水文地质问题是在工程建设遇到的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需查明工程建设的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提高勘察技术,检测水文地质问题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精艺勘察技术,对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揣英琦,邹兆钢,刘慧,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J].科技致富向导,2011(13):250. 

  [2]陈虎.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3]徐伟军.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J].城市建设,2010(18):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