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水文地质工程中地下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果处理得不好,将直接关系岩土体工程性质及建筑物的稳固性和持久性。随着我国工程勘察的慢慢发展,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与水文地质工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工程勘察质量,这要求我们弄明白与此类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才得以降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只有实事求是地做好水文地质工作,才能提升勘察技术水平等级并确保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 水文地质 勘察 

  [中图分类号] P64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8-2 

  1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中的相关勘察要求 

  1.1地理条件 

  包含以气象、水文特征以及地形地貌为主的内容:气象、水文特征指代工程所在地区,是否属于亚热带或者热带、是否季风气候,它的湿润所达到的程度与拥有的热量等。地形地貌则指代工程地区四周的水源情况、平原或高原特点、地形是否开阔平坦、地貌侵蚀和堆积状况如何等。 

  1.2地下水位情况 

  包括历史最高、最低地下水位和近年来水位动态变化走向;地下水排泄所需要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关系以及排泄关系对地下水位的作用等;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查明场地污染源及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 

  1.3地质环境 

  包括工程所处地区地质所拥有的构造特征、地基所有的构架及其对第四系厚度的影响、地层的特点、新构造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2岩土主要水理性质 

  2.1岩土的水理性质 

  岩土在地下水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性质,是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 

  (1)持水性:岩土的持水性指岩土在重力作用下,依靠分子力,能够储存一定数量水的能力,常用持水度来表示。 

  (2)透水性:指岩土能使水下渗、通过的性能,通常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空隙的大小和多少决定着透水性的好坏,空隙大小往往起主要作用。 

  (3)崩解性:指岩土体经过水渗透、水作用后,出现崩解、溃散现象的性质,常用溶解度表示。崩解性使得岩土结构瓦解、强度减弱。 

  (4)给水性:指岩土中储存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向外部环境渗透一定数量水的能力,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相关的数据。 

  (5)胀缩性:胀缩性是指岩土在吸水、失水情况下体积增大和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产生地裂、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对地基状态和地表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2.2地下水的腐蚀性 

  (1)地下水对建筑物会产生腐蚀性危害。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比如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的排放,有些地区,特别是城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地下水里含有某些化学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增加,下层出现高矿化、氯离子化。这样就会对建筑材料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水泥,减轻水泥硬度;也可以与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破坏水泥和钢筋的整体性,并减弱钢筋强度,危害建筑物安全。 

  (2)防治措施。预防地下水腐蚀要采取综合措施,最主要的就是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减少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废料的任意丢弃和堆放,规范生活废水排放,增加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污水净化处理能力,都是行之有效的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另外,还可以改善水泥品质,提高水泥自身抗腐蚀性,或者给水泥桩身采用防腐措施等。 

  3地下水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由水位上升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因受到某些地质因素,如总体岩性产状、含水层构造,或水文气象原因如降雨量大小、气温高低,以及人为因素如灌溉排水、施工等影响,有时经常是几种因素的结果导致了水位的升高。岩土工程在地下水位升高的情况下可能受到的影响有:土壤水分饱和,通气不良、盐碱增多,岩土和地下水逐渐侵蚀建筑物;斜坡、山缘、海岸等土层发生滑坡、坍塌等现象;一些具有一般岩土体所不具有的性质的岩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强度下降、软化;导致粉细砂及粉土成饱和状态从而产生细砂流动、土层中细颗粒从粗颗粒中冲出等现象。由水位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此类现象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比如集中并大量地抽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大量抽取下游地下水而不顾其补给等。因为地下水位的过量降低,地面裂开、地沉、地面塌陷等一些地质灾害往往被诱发,加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不良环境问题,构成了对岩土体、建筑物的持久性和人类自身居住环境的巨大威胁。 

  4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所导致的岩土工程类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以及地下动水压力作用等因素造成。 

  4.1地下的水位上升,导致岩土工程问题 

  地下水位上升主要受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岩土工程问题,甚至工程灾难。 

  (1)导致建筑物地基承受力降低。工程人员在对各类建筑物的地基做初步调查以后,发现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导致一些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对地基的承受力会有某种不必要的影响。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土质,其承受力会因为地下水位出现上升,发生下降的影响,影响建筑物稳定。 

  (2)导致岩土产生滑移、形变、崩塌等不良现象。特别是在河旁边以及有斜坡的地带,地下水位上升时,使得岩体和土体被水饱和浸润、软化,抗压强度变小;地下水下降时,又会潜蚀69岩土,破坏它自身的结构与承受力;而且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会增大动水压力,导致岩土的滑移、形变和崩塌现象。 

  (3)导致建筑物震陷加剧。不管是疏松砂性地基,还是粘性土层地基,地下水位的上升会导致岩土强度降低,促使地基震陷因素增大,使得建筑物沉降加剧,出现严重工程质量问题。此外,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引起地表土层池泽化、盐碱化等问题。 

  4.2地下水位下沉导致岩土工程产生一系列问题   地下水位的下降多是由于人为因素如大量抽取地下水、矿床疏干等造成的。地下水的下降,常常会引发下面几种主要问题: 

  (1)引发地下水骤减、水质恶化。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作业中的矿床疏干等,使得地下水的开采量严重大于补给量,导致含水层缺水,再利用地下水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此做法导致了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如果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将会迅速减少,同时水中有害物质增多,造成水质污染甚至恶化。 

  (2)破坏岩层,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岩层悬空失去支撑力,容易崩塌,导致地面出现下沉的问题,这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带来很大影响,并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地下水位在发生下沉时产生的岩土工程相关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造成海水浸入,地下水腐蚀性增强。在正常状态下,陆地的淡水量与海水量能达到某种平衡。当开采某地的地下水时,因为力度太大,则某种动态的平衡会失去,海水就会向陆地漫延,导致淡水的水质发生咸化现象,致使水的腐蚀性增强。 

  4.3地下水位过度升降,导致岩土物理性质变化 

  在平衡状态下,地下水的动水压力比较小,不会破坏岩土造成危害,但是,地下水频繁升降就会改变地下水平衡条件,形成水体流动。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就会出现岩土工程危害现象,如管涌、崩漏、流砂等。地下水位变化引发的诸多问题,需要人们认真研究应对措施,保持地下水位的状态平衡。 

  5结语 

  水文在地质方面的各种现象都会对岩土工程的勘察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对岩土类工程的勘测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促进效果,进而对建筑物位置的遴选;工程基础设计和建设,地质灾害预防等方面都起着十分有价值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水文及地质的勘测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秋磊,马丽辉.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12. 

  [2]马秋磊,马丽辉.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4. 

  [3]曹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J].民营科技,2013(1):31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