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同世界上其他缺水国家一样,我国水资源情况也不容乐观,而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重要问题,也受到了水资源短缺的极大消极影响。而且我国现在不仅存在着旱涝灾害、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加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存在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问题,这都要求我们合理、综合利用水资源来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本文论述了水资源的现状,并对解决水资源短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203 

  1 我国水资源基本现状 

  1.1 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比较可观,但人均占有量少,整体来看,仍然是严重的干旱缺水国家。我国目前的水资源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900m3,相对于总量约为2.8x1012m3,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淡水总量来说,的确是非常少的,与其他大国相比,我们仍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工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及基础单位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本就不多的水资源更蒙上一层阴影,而且,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和水能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加大,开发的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已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 

  1.2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我国虽然是加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对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在很多方面却远远不如一些比我国落后的国家,比如尼泊尔等国家。这一问题与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水平、调水能力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配套设施研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这都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 

  1.3 水体污染严重 

  我国现在的水质情况仍容乐观,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等仍不断的排入河流,有些甚至已经危及到地下水源,例如利用深水井将工业废水灌入地下,给我们最后一点纯净度呃水源以沉重的打击,而且,水体污染有从支流向干流、从城市向农村、从内陆向海域延伸的趋势,这些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4 洪涝灾害及水土流失仍十分频繁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我国基本已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洪涝灾害虽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严重,破坏之大仍是人们对水控制过程的一大难题,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也十分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退化、沙漠化和生态恶化,引发河道淤积堵塞,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使其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2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提高保护意识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证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制度基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对水资源数量、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因此要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就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社会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机构管理的效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并提高制度的灵活应用水平,强化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2.2 积极采用科学措施 

  针对我国出现的各类水资源短缺现象,我们可以从2方面出发,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用外水来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例如,对于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工业生产,我们可以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废污水的技术研究,而且,可以协调各用水部门关系,增强有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调水工程进行水资源的相互补给和最优调配,例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调水工程。 

  2.3 加强水资源保护 

  这是一项长久,而且需要全民参加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要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和重要生产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合理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并加强流域机构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河道排污口管理,对各个生产部门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抓起,从过程抓起。要加强面上的生态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2.4 加强管理水平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变水资源管理的无序状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与制度,提高用水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加大法律力度、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建立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的水务稽查队伍。通过水务稽查,进一步规范城市用水市场,完善监管环节,提升监管水平。 

  3 结 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具备的重要资源,随着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水资源保护已经上升了新台阶,但是仍面临严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根据人口、经济和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采取措施鼓励节约用水,惩处浪费水的行为,做到更好的利用淡水资源;使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