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既取得了良好实效,有效助推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进一步解决。本文围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从其重要性入手,分析建设中凸显的问题和不足,探究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问题;措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命脉,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礎产业,随着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着力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本质要求。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一项有关国计民生的战略工程,需要我们对其加以探究。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模、数量趋于增多,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且必要: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高效化生产,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又是促进农业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农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我国水资源较为紧缺,而农业用水又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要有效提高水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品的稳步增收,需要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及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及效率。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广大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要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维持农村社会稳定,需要对农业基础设施加以完善,以保障农产品稳定输出。

二、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凸显出的问题及不足

(一)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度不高,设备运转效率低下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设备不够完善,运转效率不高,老化失修现象较为普遍。现阶段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较长,在设备的质量水平上不够理想,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灌溉等活动匹配程度不高,灌溉效率较低,由此导致农业生产产量受损严重[1]。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建国后有很长时间采用农民自主投入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模式,农民受制于自身的经济条件,投入资金相当有限,无法有效保障水利设施建设质量。随着农业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国家开始重视农业问题,开始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策加以调整,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农民自主投资的比例大幅下降。但从农业发展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来看,国家投入的专项建设资金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相对有限,由此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三)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上难点较多

农田水利设施在具体使用及管理上呈现出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在水源利用、灌溉价格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农田水利设施水费收取环节进展不力,相应的用水、管水机制不健全,增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在管理上没有划分明确的管理层次,也没有采用岗位责任制度,后期维保受限于资金短缺,也无法及时跟进,由此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松懈、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等现象,极大制约了其效能的发挥。

三、在新时期背景下,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途径

(一)科学编制及规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环节中,应以县区作为基本单位,采用由下及上的程序开展规划编制,在编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时,既要全面统筹,又要把握重点,突出实效[2]。县区水利管理部门要针对本区域的水资源分布规律及特征,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的指导工作。在编制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后,上报上级水利部门进行审批,符合建设要求后对其予以立项,并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补助。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环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经过实践检验后,再由点及面地予以推广。

(二)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首先,在资金投入上,国家和政府应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保障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及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划拨专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基础资金保障。

其次,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财政的资金支付面较为广泛,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发动当地农民群众的力量,将农村村集体积累资金的一部分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一方面促进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自主性及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其增强对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及管理的认同感,达到自觉维护和保养设施设备的目的。

第三,国家及政府应探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政策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企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有效汇聚社会闲散资金,促进投资来源的广泛化,多元化,推进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化、高效化。

(三)规范使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

在对筹资所得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上,要注重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加以明确。针对本区域农业生产实际情况,重点补助农业产量较高的县区,提高其农田水利设施质量和灌溉效率。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在使用主体上,应涵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联合组织及农户等多个层面。第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补助形式可以用于项目建设的原料支出、设备费用支出等方面,采用奖补结合的方式对资金加以使用及管理。

(四)推广使用现代化灌溉及节能技术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应注重现代化灌溉技术及节能技术的使用,提高设备运转效率和灌溉效率。如针对旱田进行灌溉,可以采用喷灌的方式,达到节省投资、使用管理快速便捷的目的。推广采用滴灌等现代化灌溉形式。此外,在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中,要及时跟进河道、沟渠的治理工程,以增强水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农田水利设施节能方面,一方面要做好使用及管理的水源节约宣传,使用户提高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农田灌溉用水制度、价格制度、补偿制度及节水制度,以制度保障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优化[3]。

(五)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水利工作需要依靠素质能力较强的水利从业人员队伍,因此,要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培训,使其掌握新时期农业灌溉等方面的新技能,新方法,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针对本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从业人员队伍,县级水利单位要督促其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作的各项日常工作制度及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强化其工作实效,开展各项深入农村的农技服务活动,及时普及宣传新型农业灌溉新技术和新方法,以真正发挥农田水利设施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农业技能服务职能。

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需要在各个发展阶段巩固提高其基础产业地位,将农业发展常抓不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基础保障设施,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凸显出的众多问题,国家、各级政府、基层水利部门、农民群体要认识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予以完善,从而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