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针对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策略展开研究,对农田水利的内涵及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具体策略: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建立更为稳定的投资渠道;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和规范管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投资渠道;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农田水利建设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及改造自然的一个基本过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目的便是兴利除害[1]。从古至今,农田水利建设均为政府及学术界人士重点关注的领域,在农田水利建设与发展等方面亦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农田水利的不断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我们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策略实施进一步深入研究。

1农田水利的内涵及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1农田水利的内涵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们习惯于将农田水利称之为灌溉与排水[2]。从广义上来看,农田水利不仅包含灌溉与排水,还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供水系统的防御;②河道的管理和整治;③农田水土的保护;④建设塘坝水库;⑤中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等。在笔者看来,农田水利是指用于农业水利事业、调节土地的水分含量所提供的相关技术与服务。1.2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然,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3],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农田水利建设的产出效应。农业水利设施是我国农业经济存量的重要主体,它能够为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创造出更多增加值。诸如,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水面养殖业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可有效增加我国农业生产总值。2)农田水利建设的抗灾效应。众所周知,旱灾和涝灾是影响我国农业产出的重要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完善的农田水利系统可在旱灾时为农田提供足够水分,在涝灾时及时排涝,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业产出。

2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具体策略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业已取得一定成就。为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仍需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积极努力。2.1明确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我们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实施明确,具体目的便在于落实相关责任[4]。诸如在我国农田灌溉区的重要工程建设、排涝泵站的改造以及小型河道的治理等方面,需切实将政府确立为投入主体。具体至农业灌溉区的田间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则可将农户以及政府共同确立为投入主体[5]。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得以有效明确之后,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投入主体便会积极履行自身义务,积极参与和主导农田水利建设。出现问题后亦便于追责。除此之外,明确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后,还有利于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建设机制,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权责一致”的管护机制。2.2建立更为稳定的投资渠道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更为稳定的投资渠道,具体如下。1)积极增加政府投入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在农田水利建设领域不同程度上存在政府扶持空白区域[6],这一点毋庸置疑。基于此种情况,我国需积极提升政府农田水利建设覆盖面积。所有涉及政府为投入主体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均需积极拨付专项资金,有效用于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发展。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需积极提升农田水利建设之资金投入比例。具体可依据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规模大小区别对待。2)有效调动农田水利建设受益农户的投入积极性在当前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财力仍是相对有限的,为尽可能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之充足性,还应积极调动农田水利建设受益者———农户的资金投入积极性[7],让受益农户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为其投入更多资金。农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各地方政府可提出每人每年投资投劳的建议,让农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3)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民间资本是极为充足的。为尽快加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亦可让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至农田水利建设中。基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公益性,可倡导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捐款捐物,用于农田水利建设[8]。对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政府应适当减免其税收,从而有效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2.3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区的面积也很大,因此,需要一个极为巨大的农田水利设施网络。农田水利建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管理内容,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自然也无法离开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指导与组织协调。尤其是在我国村民的民主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之下,县乡两级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更不容小觑。在未来,我国需要依据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对县乡两级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进一步进行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需由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方案出来后需向社会公布,征求广大村民及相关社会人士的意见,进而根据意见对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规划设计方案最终确立后,再有的放矢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县乡两级政府亦应积极参与和监督,一旦发现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不符合规范,必须勒令施工部门及时改善,尽可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2.4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和规范管理基于部门职能划分等一系列相关因素,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渠道虽然相对较多,不过在具体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管理方面却呈现出较为分散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限资金无法最大程度上产生积极作用[9]。所以,为积极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与进步,对国家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管理关系必须进行理顺。应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做到规范操作、科学合理使用。为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与规范管理,具体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1)中央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向实施分工、协调。例如,可规定国家发改委拨付的资金用于建设大型农田灌溉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而国家财政部拨付的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办拨付的资金用于中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2)县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上报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政府统一拨付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如若没有审核通过,则不拨付资金。在这样的要求下,县级政府会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更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让农田水利建设尽可能发挥其功能,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2.5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具体至农田水利建设领域,改革往往比资金投入更加重要。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因为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一个科学管理制度,如若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即使有充足资金也很难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已然做出很多努力,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相关改革大都集中于那些具备经营性特征且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在非经营性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方面涉及的较为有限。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专家和学者均不约而同呼吁改革。对于这一点,笔者亦较为赞同。在我国,各地实际情况均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既存在共性亦存在个性。因此,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需建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提出更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重点应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①积极引入市场机制;②鼓励组建适宜的用水合作组织;③明晰农田水利工程产权;④科学引导农业、国土、城建等部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⑤农田水利建设应与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⑥农田水利建设应与中小河道治理协调发展;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⑧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体系;⑨加快制定出台《农田水利法》。为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在未来可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让管理制度规范农田水利建设的运作程序。有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定然会得到更加长远、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建立更为稳定的投资渠道;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和规范管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只要能认真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相信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在未来定然会得到更加健康、长远、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