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就不断的加深,对于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的关注程度和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它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在结合现今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破坏生态系统的现象进行有效管理来提高他们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腾飞,基础建设的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只有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视程度。

1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国家加大了对基础建设的重视,而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建设新农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农村建设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下面就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以及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探讨。

1.1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在农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它是农业建设的基础,使农业建设所有后续工作能否进行的前提。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不周,过度的开采地下水资源,从而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致使农作物不能够及时的汲取水分,对其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另外,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过程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漫灌,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会对农田造成极大的损害。小规模的漫灌不能够使农作物吸收充足的养分,不能够满足他们的生长需要,致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但是过度的灌溉会使农田大量的污染物进行沉积,使农田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壤出现各种问题,致使农作物不能够健康快速的生长,甚至造成农作物的死亡,危害更大。

1.2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的使用情况

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不论从水渠还是到水站,它的身影在我国农村随处可见。大量混凝土的使用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在对灌溉的水渠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之后,致使地表水不能够渗入农田之中,破坏了农田自身的水分补充的渠道,造成了地下水不能够得到补充从而越来越匮乏和缺少。同时,在进行混凝土利用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农田土壤的破坏,使农田土壤中混入大量的水泥,石子,沙等,从而导致了农作物不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甚至造成它们的死亡,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使用,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1.3人工平整田地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的情况就是对于农田进行人工整改,对农田进行平整。在这个过程中极易改变土壤生态环境,从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原有的生态环境符合农作物的生长,它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对各种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处理,能够保证农作物健康快速的生长。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进行农田土壤平整的要合理科学的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农田土壤环境的破坏。

2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策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我国农村基础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因此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面就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2.1合理规划农田水利工程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第一步就是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使农田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的时候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保证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达到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不能为了工程而对整个农田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本着一个原则,即在保证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2.2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使水资源能够合理科学的应用在农田灌溉中。节约水资源从小处做起,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漫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造成土壤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河流,池塘等水资源,改善农田的地下水的存储量,保证农作物生长有着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3对于农田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土地的规划和调整来提高生态稳定性。可以采用退耕还林的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把农作物不能够很好的生长的荒地来种植树林,种植绿草,达到固定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同时对农田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的过程也是优化农业发展的过程,把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个方面,多种层次进行,即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能够为农民增加收益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正是由于我国对于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在不断的加大。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把水利工程建设做到实处,做到它们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只有做到和谐发展,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永波.关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的心得与体会[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364.

[2]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9):77-78.

[3]陈永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