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水利工程作为利国利民的公益性工程,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有效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对水量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分配,从而满足人民生产及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后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便也成为必然趋势。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修建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质量需求高、施工技能杂乱、工作环境艰苦、工期约束严厉等诸多特征,若不加强施工管理,容易出现诸多不安全因素。而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规避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因此,水利工程在修建施工中必须要重视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施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快速、安全、高质量的完成。 

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法人管理责任制。针对修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本着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由市里统一落实管理;针对跨乡镇、中小型水利工程,应该由县区部门统一落实管理;针对微型水利工程,则由乡镇统一部署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规模大小的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制,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水利工程统一管理,并根据责职不同划分事权,落实管理法人,保证管理有章可循,有责可寻。 

  其次,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产权管理关系,逐级落实管理法人或管理责任人管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及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增值保值责任,完善奖惩办法,健全全年动态管理及年底述职制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对管理不佳并履次不改的责任人应及时免职,对造成重大管理损失的责任人需追究相应责任。 

  再次,落实科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高水平的管理知识,有良好的素质,对现代化、自动化管理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要积极引进既懂管理又懂水利,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合理[1]。 

  3.2 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 

  ①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预算管理、合同签订程序管理、合同施工管理及施工合同清算管理四个方面。实际管理中,根据各环节管理内容的不同,给予针对性、合理性管理策略,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规避合同频繁变更问题,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良好性。 

  ②施工成本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将预算定额作为依据,结合自身施工特点、管理水平,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成本定额,并根据编制项目目标责任展开成本预算及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作为依据,进行成本控制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规范、高效、有序地施工,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的成本效益。 

  ③施工质量管理。首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管理人员等通过交流、探讨,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其次,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规划对工程进行划分,对施工各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再次,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库,对采集的施工信息进行汇总、归类,为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④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也显得很有必要。实际管理中,可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施工安全考核、动态监督管理、施工安全奖惩制度等方式,切实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2]。 

  3.3 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 

  其一,确立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保护管理目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或杜绝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资。 

  其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环保、水保技术规范要求,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 

  其三,建立环保、水保保证体系机构,施工期间由配置专职的环保、水保人员,对施工环境实施动态的监督,加强对环保、水保的预防与整治力度。 

4 总结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属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应该综合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良好的管理经验,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加强落实,通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来达到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