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水利工程缺乏整体规划与管理

许多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农业灌溉,其兴建数量较多,“遍地开花”却又功能简陋,缺乏整体的规划,导致地区水利工程支离破碎,难以有效衔接。并且,水利建设往往依靠发动农民来修建,而并非专业的建筑施工队伍,其施工设备十分简陋,技术力量也非常落后。

2对水利工程的维修不够

水利工程所承担的灌溉与水利疏导量较大,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渗漏、垮塌或者其他问题,尤其是便民水渠,由于施工建设的粗糙简单,导致其在后期使用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水渠的正常使用。地方水利部门对地区水利设施的调研不足,并且及时修复出现问题的水利工程,导致问题不断扩大,并且,政府部门对新建水利设施资金投入明显大于对旧有水利工程的维修力度。

3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3.1水利工程养护特点

水利工程的养护分为专业型养护与日常型养护两大类,专业型的养护是政府为了恢复水利工程原有标准,或者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能而进行的专门性、专业性的维修整治。而日常型的养护则是一种常态性的管理措施,它对管理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做全面的、长期的、持续性的、灵活性的维修养护,带有一定的分散性和突击性。

3.2加强水利工程维修与质量监管的措施

3.2.1做好调研工作,定调水利工程养护类别

我国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较多,且大多建设时间较长,亟需得到维修以便继续正常使用。水利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多点调研,做好工程普查工作,准确掌握工程建设现状,发现问题。并根据调研结果科学地划分养护类别,对具有重要作用且亟需维护的水利工程分配专业化的维修项目,配合日常养护,共同维护好辖区内的水利设施。

3.2.2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与维修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在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阶段,为确保水利工程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那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后期管理制度。后期管理要包括水利工程日常的巡视和维护、清淤、堵漏、疏导等工作,以确保水利工程能够稳定地运行。同时,要形成专门性、稳定性的维修队伍,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在日常养护任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验收程序来考核人员,拉开绩效考核档次,以增强其积极性和认真性。

3.2.3建立区域水利工程设施动态记录档案,时刻记录和反馈

水利设施运行状况,以便预测潜在风险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相关水利设施进行详实的记录,分时段、动态地记录成档案,直观地反映水利设施的变化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维修管理。同时,在维修过程中,要适当向隐患探测倾斜,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水利工程由外部维修向内部隐患发现转向。通过加强隐患探测,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处理,防止事故发生。另外,要有针对性地设立专项维修整治项目,在资金和技术、人员、材料等方面给予提前预备支持,在维修过程中有的放矢、分步治理,使水利工程维修与管理逐渐规范化、条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