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不是取之不尽的。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但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应当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利包含着水资源开发利用、除害、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等许多内容。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所以加强水利建设越来越突显出了它的重要性。而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加强水土保持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水利工作包含水资源开发利用、兴利除害、保护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等许多内容。水利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工程的运用与管理、水利的投资与建设、人才的开发与使用、水土保持、防洪除涝、体制与机制、科教与法规等。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水土保持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1.1 涵养水源,改善水环境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高,意义重大的工程,工作人员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了很多治理措施方法,如综合运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栽植刺槐、山杏等水土保持树种,使降雨通过林草植被的林冠吸收、阻流,改变了降雨下落方式,削弱了地表水在转入底下的过程中对地面土壤的溅蚀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侵蚀性的水土流失,而且同时延缓了入渗时间,增加了植被的吸收率,为土壤涵养水源提供了前提。森林因其规模和繁茂的植被作用,具有很高的透水性和很强的持水性,广袤的林木根系具有很强的穿透性,使水土保持工程(鱼鳞坑、竹节壕)显现它们强大的蓄水功能,可以将大量的暴雨降水蓄存起来,更大程度的利用降水资源。 
  1.2 减少洪涝灾害,保障安全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要长远规划的工程,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指定详尽的治理措施,正确合理利用地理、人员等优势,适地适树,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达到最根本的治理目的。 
  1.3 净化水质,防治面源污染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水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重,这对我国相对水资源较少的形式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通过在远山、深山河流源头和集中水源地周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植被的滞流和降解作用,有效降低水流中的有机染物的含量;及时清理河床中的垃圾废物,大力实施推沙坝工程;坡面造林和沟道谷坊坝工程,可增土壤入渗,防止泥沙下泄,达到控制固体污物和其中所含化学污染物的排放。 
  1.4 节约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73.4%;同时还是费水大户, 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仅为 40%, 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 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到总用水量 90%, 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率仅为30%~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要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结合我县主导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益,通过逐步完善节水系统和灌溉排水条件,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行新型的灌溉措施,如管灌、滴灌、喷灌等技术,也大大节约了用水量。 
  2、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2.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现在很多地区出现枯水季节河道断流,水源枯竭,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就是水土流失,具体表现在 2 个方面:一是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 30% ̄50%,空隙是水分存在的空间,也是水分储蓄的载体,如果水土流失现象发展严重,就必然导致土壤空隙的消失,土壤可承载的水量就会急剧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量更多,枯水季节水量更少。二是水土流失使梯田、水塘、水凼、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2.2 增加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同时,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少,坡面截流能力较差, 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 使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洪水过程与暴雨过程相似,陡涨陡落,历时短暂,洪水夹杂泥沙倾泻而下,使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2.3 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由于表层土壤裸露,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泄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 10 年一遇的流量或 20 年一遇的水位现象。 
  3、大力开展水土保持,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1 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构筑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在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在坚持综合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把林草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坡地整地工程,配合节水灌溉及渠道工程等多项措施相结合的配套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及有效配置的综合治理体系,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 
  3.2 建立生态修复区,实现大自然自我修复 
  根据有利的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好的地方,森林覆盖度比率大的地区时行生态修复手段,封山育林,禁止一切人、畜等入内,让森林自然的生长,提高森林的覆盖率。这就需要加大林木的保护力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对森林的破坏。 
  3.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农村,由于农田生长的需要,灌溉用水没有节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在农村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减少无度的浪费。 
  4、结束语 
  由于人们的意识越来越高,各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的减少了水质的污染,增强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因些加强水土保持,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是水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和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180-183,187. 
  [2]薛理强,胡志云,林友红,等.利用水保植物防止水土流失[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F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