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泉州城市水利管理取得的主要经验和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水资源Σ机问题,从水资源良性循环的角度出发,探讨将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用水、利用雨洪资源、加强防治、科学规划、创新体制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提升城市水利管理水平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利;创新管理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水需求。随着泉州市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用水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就要求水利工作重点必须从以服务农业灌溉的农村水利为主转向服务城市生产生活的城市水利为主。泉州市用全省水资源量不到1/10,养育着全省1/5的人口,支撑1/4的经济总量,并且我市是经济发达地区,城乡、城镇一体化程度较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城市水利的现状
  
  城市水利是相对农村水利而言的,包括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规划、水管理等一系列关于城市与水的活动。经过长期努力,泉州城市水利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实现以占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了占全省23%的人口,支撑了占全省27%的地区生产总值。
  1.城市水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先后兴建了石壁水库、山美水库、惠女水库、金鸡拦河闸及南北渠等工程,不仅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用水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泉州及时调整水利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一是建设城区防洪工程体系,先后建设了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一期工程,使市区防洪标准达到一百年一遇。二是建设供水网络,建成了以金鸡拦河闸为中心,南北渠、晋江供水、石狮引水、湄洲湾南岸供水工程等组成的扇形供水网络,建设了福建省第一个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三是成立福建省第一家水质监测中心“泉州市江河湖库水质监测中心”,对全市河流和重要江河湖库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四是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构筑配套的非工程措施,2001年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泉州市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和晋江洪水预警报系统,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2.城市水环境。“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泉州是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然风ò突出表现为山、水、城相融于一体的形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映衬。在城市水景观建设方面,则从闽南的独特水文化出发,全面树立治水与治景治ò相结合的理念,推进河道清水工程、沿海大通道沿线的海堤景观和城市备用水源水面景观建设;全面疏浚和修复唐五代罗城城濠和宋元时代修建的八卦沟等古城水系;结合晋江流域整治和近海流域保护规划,在整治“生命堤”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时,依托临江丰富的水资源,建成总占地面积213 . 543公顷的六大主题景观公园等。
  3.城市水管理。以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为目标,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福建省第一家水质监测中心“泉州市江河湖库水质监测中心”,对全市河流和重要江河湖库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全面监测;成立“泉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全面扎实推进节水工作。在此基础上,借鉴深圳、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在洛江区成立农业水务局,我市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新体制正在形成。
  
  二、城市水利的资源Σ机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供水保证程度要求较高,对水的敏感性很强。随着海峡西岸现代化工ó港口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1.资源性缺水。泉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0亿立方米,实际可用水资源总量约50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 360立方米,低于全国(2 200立方米)和全省(3 40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而且地区分布不均,70%的水资源量分布在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仅占30%,沿海突出部和岛屿更是严重缺水,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66立方米、429立方米、491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1 000立方米水资源安全下限,属严重缺水地区。
  2.水质性缺水。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λ,出现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导致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市晋江九十九溪部分河段、永春桃溪进入山美水库河段的水质时常在V类以上;德化�溪城关河段和晋江流域部分河段水质在枯水季节也在V类以上。
  3.工程性缺水。降雨时空分布极度不均,年降水量、年径流量约60%~80%集中在4―9月份,而泉州现有蓄水工程对河川径流的拦蓄调节能力有限,特别是西溪流域û有控制性的骨干工程,同时原有水利工程存在标准不高、配套不齐等问题。从泉州市中长期供水要求分析情况看,在现有水利工程情况下,到2010年后整个地区若遇枯水年份,将缺水5亿立方米,2020年后将缺水10亿立方米。
  4.管理性缺水。目前,泉州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等分属不同部门,处于“多头管水”局面,不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全市11个县(市、区),仅有洛江区实现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在节水管理上,农业灌溉技术落后,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生活用水跑ð滴©现象普遍,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提升城市水利管理水平的对策
  
  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解决泉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要转变水利发展思·,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厉行节约现有水资源,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强化节水,以利用率的提高来增加城市实际可用水量。以“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逐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工业节水是节约用水的重要环节,要逐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根据水资源条件和行业特点,选择典型行业开展工业节水技术改造试点工作,促进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重点抓好火电、纺织、石化、造纸、冶金等行业的节水工作。到2011年,全市单λ工业附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20立方米以下,比目前用水量降低20%以上,全市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60%提高到75%。农业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80%,其中农业节水的重点是大中型灌区节水。着力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建成高标准的节水型灌区,抓紧实施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力争到2011年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55%以上。
  2.转变观念,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增加实际可用水量。暴雨洪水既是自然灾害,又是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台风暴雨带来的洪水资源,切实挖掘水资源潜力,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1)科学调度水库。提高调度水平和洪水预见期,灵活机动地调度洪水,通过预蓄预泄,增加蓄洪水量,不失时机地抓好后汛期水量储备;(2)建设沿海城镇平原水库。充分引汛期晋江洪水储备,既可作为应急水源、补充枯水期水量,又能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λ;(3)雨水收集利用,雨洪水集蓄后经简单处理后即可满足市政杂用水要求,如公园可设置人工湖(河)等贮存滞留雨水供浇洒草坪,居住小区可修建小型雨水集蓄工程供小区补充景观用水、市政杂用水等。
  3.规划在先,实施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安全储备,以应对当原水、供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或供水水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城市规划和水资源专项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在城市建设应急备用水源的需要,争取建设骨干水利工程或者中小型水库群,通过统一调度,优化配置,保证应急状态下的供水能力和供水总量。要统筹考虑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在沿海地下水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各类应急事件发生时,不同水源地的各类相应开采方案。
  4.加强保护,以减少排污量来改善城市水环境。要加强对水源的水质保护。应对上下游有可能对饮用水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健全水资源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全流域水污染控制协调机制,特别是要建立流域水质预警的机制,以水功能区、重要水源地、入河排污口为重点,固定监测、自动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制定晋江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规划,运用GIS平台进行数据处理预测预报,实行水资源水质水量同步动态监测,逐步对泉州市饮用水源地、县级饮用水源地、晋江流域重要水功能区分别实行水资源质量旬报、月报、季报制度。
  5.优化配置,以科学规划来满足城市的水资源需求。通过开展中长期水资源规划、强化晋江流域水资源调度和配置,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1)因地制宜,新建和改造一批中型水库,加快现有蓄水工程加固工作,提高供水能力;(2)着手考虑西溪上游蓄水工程规划和建设,向人均水资源短缺的泉州市晋江下游供水区实施跨流域调水,加快龙门滩引水扩建工程(碧坑水库)的规划工作;(3)按照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的原则,组织沿海地区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有效管理和控制地下水开采;(4)研究制定晋江流域及其授水区的水量分配方案,对全流域水资源质和量以及取用水量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调度。
  6.创新体制,以统一管理来增加水资源的产出效益。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将分散的涉水管理职能由水务部门统一承担。根据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供需ì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整体上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区域功能、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从而更充分、合理、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探索实施水权制度改革。在建立各县(市、区)初始水权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农业节水,通过水权的交易,探索适时适地采取买断农业用水,把更多的水资源引导到支撑二、三产业发展上来,提高水资源的产出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金枝.泉州城市水利建设的实践与思考[C]//水利新突破、保障走前列调研论文汇编.泉州市水利局,2008: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