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近些年来发生洪涝和干旱等“天灾”的地区有所增加,发生灾害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防汛和抗旱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功能运用,对如何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水灾;旱灾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水资源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仍然是落后的,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很大。我国在水资源空间的分布上地区差异非常大,比如东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西北地区则水资源比较匮乏,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严重的“水荒”。而我国在水资源时间的分布上也极不均匀,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性气候,所以降水量往往集中在春、夏季,而到了秋、冬季,江河水位普遍下降,这种不均衡极易造成水灾和旱灾。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要根据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使我国不同地区、时间段的水资源储备量更加合理。在重点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人口饮用水的基础上,我国也兴建了很多以开发水资源、促进动能转化或以渔业为目的的水利工程发展,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防汛和抗旱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1.1堤坝的导洪作用

河道堤坝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涝灾害一旦发生,它将起到疏导洪水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保障河道两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水库的蓄洪作用

在防洪区上游河道的关键位置兴建水库能起到非常好的调蓄洪水作用。当洪水来临时,可以利用水库的库容对洪水进行有效拦蓄,从而大大降低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有效避免或减小洪水的危害。水库通过2种方式对洪水进行调节,一种是蓄洪,另一种是滞洪。

1.3蓄滞洪区的滞洪作用

与水库不同,蓄滞洪区是专门针对洪涝灾害高发地区建设的水利工程,一般利用地洼地或河流滩涂等地形,在洪水到来时能将洪水有效蓄滞,从而削减洪峰。与水库相比,其投入建设和管理的成本更低,但功能性更加单一,只能防洪。

1.4灌溉工程的抗旱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十几亿人口的生存,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大局。而粮食生产方面最大的威胁就是干旱,通过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旱情,为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提供“及时雨”,有效保障粮食的生产产量。

2常见问题

2.1防洪标准低,病险隐患多

在很多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建设时间久远、建设标准不足的问题。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其质量标准和施工标准都不高,加上多年运行后维护欠缺,老化严重,甚至出现病险隐患。

2.2水利设施差,防洪抗旱弱

由于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加上维护不足,导致防洪抗旱能力大大削弱,汛期排不了洪,旱期抽上来的水经过相关设施后流失严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3重视程度低,责任意识薄弱

尽管很多区域深受水、旱两灾之苦,但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对防洪抗旱工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总指望“老天帮忙”,不愿意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资金,对防洪抗旱工作缺少紧迫感和责任感。负责防汛抗旱工作的人员也存在专业技术知识和实战经验匮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防洪抗旱工作的实际效果。2.4管理能力弱,人为破坏大在各地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少数民众在水利工程设施周围施行取土、圈地、开垦、种植,还有企业水利设施附近建厂、建房,都对水利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到了水利工程发挥防洪抗旱的作用。而这些违法破坏行为一旦形成规模,则清理难度极大、成本极高。

3水利工程优化防汛抗旱功能的对策

3.1严把水利工程质量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通过招投标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从设计环节开始严把工程质量关,对设计、施工、监理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有效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把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做好。

3.2做好水利政策宣传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在这方面,尤其要向农民宣传好水利产业政策。水利工程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类。经济效益类主要指的是水体的综合经营,比如养殖、供水等;社会效益类主要是指防洪抗旱、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等。农田灌溉事关农业生产,农民既是水利工程的受益者,也可以成为水利工程的投入者和维护者。

3.3强化水利工程保护

水利工程的建设既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民生安全。所以,各级政府都应当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同时,要提升人民群众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群众知晓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更要加强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第一时间对非法损害水利工程的行为进行阻止,严重的要给予法律惩戒。

3.4加大水利人员培训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事关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维护水平。所以,应当有针对性地按计划选拔、培养专业性人才,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可以鼓励和派遣职工在职学习,提高团队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对现有的水利技术人员要明确分工,强化专项学习,在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行、水土保持等不同领域培养出各类专家,从而能够很好地胜任各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使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独挡一面。

3.5优化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的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管理不仅能出社会效益,也能出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改变重建轻营的思维,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管护。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的资产要及时移交给责任单位和个人,明确其管护职责与目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管护模式,从而使得各个水利工程都能得到良性、健康发展,又能很好地起到防洪抗旱的效果,具体如下。3.5.1强化日常检查,做好预警防护。要对河道堤坝、水库等易出风险的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事先规划和常态化检查,杜绝隐患。比如汛前,水库管理单位要根据长期汇总的水情规律制订相应的蓄水计划,以免措手不及。此外,还应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异常,确保第一时间预警防护,并采取紧急措施先行处理,从而有效地保障防洪抗旱的工作正常运行,保护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3.5.2严格调度制度,做好应急反应。当异常情况已经发生时,要通过严格执行调度制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处理应急效率。比如水库泄洪时,要严密、实时地监控水库水位的降速,稳定拦河坝上的坝坡,水库管理单位要及时向当地防汛指挥部反馈汛情,既要避免危及下游的安全,更要通过实时的预报调度,有效降低下泄洪峰,保障大坝的安全。3.5.3提高科技水平,加强远程监控。防洪抗旱工作要结合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在水库建设中,可以对泄水闸门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水库增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大大节省了人力投入;另一方面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为防洪抗旱工作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综上所述,只有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才能让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的工作实践中发挥真正的关键作用,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伟.水利信息化在防洪抗旱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2(10):46.

[2]许晓静.浅谈农田水利管理与防汛抗旱[J].科技致富向导,2014(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