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可以在不降低水库原设计防洪标准的情况下,提高洪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库综合效益。 
关键词: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必要性 
  1 概况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指水库在汛期,根据实时雨、水情,利用预报成果,在不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确保水库、上下游地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按照经科学论证并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确定的控制范围对汛限水位进行浮动的调度过程。 
  为加强洪水管理,规范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确保水库防洪安全,科学利用洪水资源,2005年,国家防总印发了《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意见》,作为全国各地开展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管理工作只在个别水库进行了试点,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这项工作还未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可,从而未能得到全面开展。 
  2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水的供需矛盾加剧,客观上对水库的防洪安全与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水文、气象遥测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洪水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人们对一场暴雨过程产生不同等级洪水的判别方法和产生稀遇洪水的水文气象条件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利用连续的气象卫星、测雨雷达等遥感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及陆面水情资料,可以判断即将发生洪水的级别和水库设计标准洪水以及校核标准洪水出现的可能性,已经具备开展洪水预报调度,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工作条件。如果能根据各水库流域的实时预报信息,实施合理的动态汛限水位管理,可以在不降低原设计防洪标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提高灌溉和供水保证率,增加发电效益,还可以在不降低原设计供水保证率的前提下,提高水库及其上下游的防洪标准。 
  我县现有水库共100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㈠型水库20座、小㈡型水库77座。这些水库主要是为农田灌溉、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提供水源,同时也为防御洪涝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这些水库全部实行全汛期运用单一汛限水位方式,水库防洪调度与灌溉、供水、水产养殖及生态等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吉林省汛期为每年的6月1日-9月30日。我县1953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0%主要集中在汛期,而7月至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46.2%。 
  在我县,6月1日进入汛期时,水田灌溉泡田插秧仍未结束,特别是春季气温较低的年份,大部分水田仍处在泡田期。此时,水库水位大都高于设计汛限水位,如按防汛管理规定强制弃水,对农田灌溉及抗旱工作极为不利。6月份发生高标准洪水的概率较低,此期间,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应结合灌溉及抗旱等情况,利用动态汛限水位的浮动空间,合理进行水库汛限水位动态管理。7月份和8月份,降水量较大。多年平均7月份降雨量为184.8mm,最大月降雨为1995年7月的456.6mm,最小月降雨为1972年7月的41.4mm。多年平均8月份降雨量为158.8mm,最大月降雨为1964年8月的384.2mm,最小月降雨为1979年8月的59mm。由此可见,7-8月份的丰、枯降雨量相关较大,也有必要根据实时水文气象条件,抗旱需要时,水库应超原设计汛限水位蓄水,防汛紧急情况下低于设计汛限水位运行。进入9月份,水库防洪管理应结合灌溉蓄水,逐渐提高汛限水位,至汛末使水库水位达到或接近正常高水位,以提高水库的灌溉和供水保证率,也为水库水产养殖及其水生动物越冬提供有利的条件。 
  水库建成进入实时调度阶段,汛限水位控制所依据的信息比设计阶段丰富得多,不仅有基于随机理论的统计信息,还有实际监测的确定性信息和基于物理成因理论分析计算的比较确定性的信息,还有基于上述信息和调度经验分析给决策人提供的模糊性信息,因此,利用实时调度阶段的各种信息,建立实时运用汛限水位控制的新理念,实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汛限水位实时控制的新理念就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遥测、预报与统计等一切有用信息,预测最可能发生事件与不可能发生事件,并利用弥补措施预防非常事件。 
  3 结语 
  水库应合理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在水库汛期防洪管理过程中,应考虑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因素,根据本流域实时水文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及降雨预报等,科学合理地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管理,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提高水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