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防汛抗旱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远安县水利水电局 向艳阳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由于我县区位、地貌、气候三大特殊性,决定了易涝易旱特别是易受洪水威胁的基本县情,多种自然灾害并发是我县防汛抗灾的显著特点。如何进一步抓好防汛抗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始终是我县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本文从全县防汛抗旱现状出发,对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作了基本评价,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一、我县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基本评价
  ㈠、防洪能力为防御一般洪水。县内溪河众多,纵横分布。据统计,全县共有中小河流46条,总长度达700余公里,是全省溪河较多的县市之一,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7条,长达530.4公里。沮、漳、西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总流程达143公里,为县内三大主要河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通过兴建护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措施,对中小河流进行了规模治理。1999年至2002年,我县投资3177万元分四期建成鸣凤城区防洪堤4381米,整治城南、城北排洪沟1870米。2005年至2006年,我县对沮河旧县陈家堡、洋坪双路、中心小学、东坪堰等4段600米护岸进行了整治加固,使沮河有设堤防提高到5%。在溪河治理上,我县先后兴建了鹿溪河董家段、罗汉峪河徐家棚段、五里河芭芒店段等河堤,长达8.6公里。随着西河上游天福庙、玄庙观和沮河上游峡口电站的建成,工程削峰、调洪功能的日益显现,沮河、西河的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加之全县水库、堰塘的总库容达3337.4万立方米,防洪库容近547.6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由水库、堰塘、堤防、排洪沟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2006年,全县水库、堰塘累计拦蓄洪水7381万立方米、调洪369万立方米,防洪减灾效益达到6300万元。总体评价表明,县内主要河流已基本具备防御一般洪水(即5至10年一遇)的能力,城区防洪标准由原来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㈡、抗旱能力为抗御中等干旱。建国后,历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提高抗旱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恢复、整修、扩建和新建了大量的抗旱灌溉设施。“十五”时期以来,全县又先后实施了山区人饮解困、农业节水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抗旱饮水工程建设,全县综合抗旱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全县共建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1765处,其中小型水库52座,堰塘9284口,引水堰渠820条,提水泵站122座,集镇自来水厂9个,山区人饮工程1478处。蓄、引、提水能力达8890.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农田12.48万亩,饮水受益人口13.68万人,同时全县还完成末级渠系节水改造95.06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67公顷。基本形成了以小型水库为龙头,以东干渠等引水工程为骨干,以沟凼、堰塘、提水泵站为补充的水利灌溉体系和以集镇、村级水厂、单户天河水窖为主要形式的人畜饮水保障体系。2006年,全县各类水利工程累计提供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及农村生活用水6493.5万立方米,其中农业抗旱灌溉用水6456.8万立方米,城镇居民及农村生活用水36.25万立方米,抗旱减灾效益达2100万元。总体评价表明,全县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具备抗御中等干旱的能力,即遇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
  ㈢、防汛抗旱工作体系基本建立。一是有健全的指挥网络。全县建有县、乡镇、村和工程管理单位四级防汛抗旱指挥网络,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同时承担有防汛抗旱任务的部门和单位也都设立了相应机构,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具体负责领导、组织、参与本单位和全县的防汛抗旱工作,为防汛抗旱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有完善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汛抗旱“八到位”的要求,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狠抓工程准备,抢险劳力、物资器材的落实,各类预案的编制、修订,不定期地开展汛前、汛中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三是有科学的工程调度管理体系。县防办、水利和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工程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各类预案和水库度汛计划。遭遇洪水和干旱时,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合理运用水库、堰塘等防洪灌溉工程,最大限度地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同时利用雨洪资源做好抗旱水源的蓄水保水,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四是有较强的抗洪抢险能力。在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积极动员和团结全社会力量共同抵御水旱灾害。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基层民兵发挥突击队作用,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合力抗灾,使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整体,防灾抗灾的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防洪标准低,病险隐患大。沮河在县境长达63公里的流程中现有95%的河岸仍未设防,河段崩岸、淤积严重,河势游荡剧烈,防洪标准较低。上游峡口水库虽对沮河下游有一定的削峰调控作用,但调节能力仅为1000万立方米,遇到大流量下泄时势必进一步引起河势变化,堤岸冲刷,加剧崩岸频发,影响防洪安全的压力依然很大。全县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受历史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建设标准和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之工程自然老化,年久失修,渗漏、损毁严重,长期带病运行,防洪能力低。据统计,全县52座水库中仍有30座水库为三类病险水库,占到水库总数的58%,同时水库、堰塘淤积严重,平均淤泥厚度在1~3米以上,已减少库容200万立方米。东干渠担负着灌区内重要的排洪灌溉任务,在长达56.74公里的干渠中,现仍有36.74公里尚未脱险,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水资源短缺,抗旱能力不强。一方面面临资源性缺水。尽管沮、漳、西河流经我县,境内溪河纵横,但过境客水在现有条件下可利用率不高。县内中小河流年径流水资源为7.15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占有量处于全市中下等水平,利用率不足1%,而且还存在分布不均。另一方面面临工程性缺水。全县现有的水利工程灌溉体系虽可控制57%左右的农田,但保证率不高,仍有9.39万亩的农田缺乏灌溉设施。特别是抗旱应急工程不足,许多地方控制性骨干工程少,设施不配套,难以发挥有效的抗旱作用。据统计,建国以来的58年间,全县共有18年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旱灾,平均3年一次。2000年以来,我县有4个年份发生了较重或严重的干旱,发生的机率由前50年的四年一次,缩短为两年一次,危害的范围也由主要影响农业、农村生活用水,发展到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城镇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涉及范围广,影响行业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麻痹思想重,责任意识不强。我县沮河有近10年未发生较大洪水,加之连续多年的水利建设,我县防洪抗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因此部分干部群众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导致对防汛抗旱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加之乡镇、村领导调整较为频繁,出现的新手多,存在工作情况不熟悉,组织领导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战经验,工作难以到位。
  人为设障严重,清障难度大。由于少数干部群众法制观念不强,加之乡镇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衍接不够,缺乏有效的日常监管措施,致使少数群众在东干渠渠堤擅自挖土或种植作物;少数单位或个人未征得水利部门同意,擅自在行洪河道植树、建厂建房,乱挖乱堆,任意设障,破坏侵占河道和损坏防洪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上述违法行为一旦形成事实,由于涉及到当事人利益,清障执行难度大。
  预警水平较低,基础工作不实。在预测预报方面,有时精准度不够、预警时间不长,特别是中长期预报,受到现有科技水平的限制,准确率比较低。旱情监测预测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旱情动态主要靠上报统计和分析气象、水文资料,没有科学监测手段,指导准确性不够。同时也还存在防汛预案不详实,不科学,操作性不强,宣传落实不够;防汛物资器材及劳力存在少量缺口;已发现的险情隐患不能及时得到根治消除;基层防汛技术队伍力量薄弱;重大汛情、险情、灾情上报不及时,信息不完整等基础工作不实问题。 
  三、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措施
  ㈠、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是对我国传统治水思路的历史总结和升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两个转变,必须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在工作取向上,要改变人水对立的传统模式,尽快树立起人水和谐,洪水也是资源的新理念,既要防止水伤人,又要防止人伤水,尽可能地利用雨洪资源;在工作措施上,要改变单一防守、单一抗旱的传统模式,做到既注重防守,又注重给洪水出路,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在抗旱中要不断优化配置水资源,尽可能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兼顾生态用水,不断拓宽抗旱领域。总之,要通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理性协调人水关系,承担适度风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最终实现人水和谐,尽可能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㈡、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坚持夏汛冬防,夏灾冬治,把防洪抗旱工程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方面,要抓好马渡河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山区抗旱水池等在建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长期发挥工程效益;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鸣凤城区防洪工程延伸段、沮河河岸整治、东干渠灌区和张桥、友谊、斗巴沟水库除险加固、晓坪和泥龙水库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力争项目早日付诸实施。由于全县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历史欠账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险情隐患仍未完全消除,因此,各地要结合汛前、汛中检查出的问题,以抢险的精神抓紧险工险段的整治,绝不允许有险不整,带险入汛。在整治工程明险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消除工程隐患,对影响防洪安全的水井、钻孔,要坚决予以封堵;对影响工程安全的蚁穴,要灭杀处理,以防后患。通过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和各类工程整险除险,不断提高抗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㈢、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按照《防洪法》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逐步建立起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防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要不断改善防汛抗旱检查方式,注重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忌检查流于形式。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集镇应急供水方案和加强工程用水调度为重点,增强防汛抗旱的应变能力。一旦发生大的汛情、险情和水旱灾害,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放在首位,加强多部门联合会商,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并采取断然措施,确保人员和用水安全。要继续加强各级防办能力建设,及早理顺防办机构,开展防办规范化建设,使之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绝不允许出现汛前凑班子、汛后散摊子的现象。要努力增加防汛抗旱的经费投入,制订、完善资金管理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要关注防汛抗旱的社会属性,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力量,研究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大力推行洪水保险、旱灾保险,逐步完善防汛抗旱社会化保障体系。
  ㈣、不断提高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建设。一是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制订和落实责任制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核心,也是《防洪法》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县、乡镇要根据每年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早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将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每处水利工程、险工险段和山洪地质灾害点,落实到相关部门,实行分级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提高防汛抗旱的整体效能。要不断健全完善防汛抗旱监督机制,加强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建立考核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防汛抗旱责任制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加大对防汛“五大责任人”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行政首长指挥决策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二是要加强“三预”建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抗旱工作更是如此。加强“预案、预报、预警”建设,对于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建立防汛抗旱预案体系。认真总结编制预案的经验,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运行现状,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较完整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同时还要狠抓预案落实,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跨多个行政区域和多个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其次,要努力提高预报水平。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天气雷达应用系统建设,以提高防御重大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超前性、预见性。不断优化洪水预报、调度模型,提高预测预报精度和准确性。特别是要加强暴雨的定点定量定时预报,满足防御山洪灾害的实际需求,为科学调度和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第三,要大力加强预警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加强预警系统和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公布预警方式,一旦出现险情,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三是要认真落实抢险劳力和物料。针对我县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多的实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按照预案要求,认真组建一、二、三线防汛抢险队伍,并实行登记造册,逐个落实,绝不允许出现防汛队伍挂空名的现象。同时要根据汛情的发展,按照防汛预案的规定,科学调配防汛劳力。要继续搞好军民联防、警民联防,在防洪任务重的地方,要组建以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基层民兵为主的快速抢险突击队,一旦出现险情,随时赶赴抗洪一线参与抢险救灾。对防汛抢险所需的物资器材,要认真组织清仓查库,根据物料损耗和消耗情况,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和规范储备的要求填平补齐,足额到点到位,严禁挪用,确保调得出、用得上、抢得住。此外,还要抓好水文雨量测报站点、防汛通信、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务必确保防汛信息、指挥命令和人员物资转运畅通无阻,以应抢险急需。
  四是要加大依法防洪和科技创新力度。首先,要依法清障。按照“谁设障、谁清除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各辖区内的溪河清障工作,彻底清除行洪障碍,恢复河道原有行洪断面,保证水畅其流。对拒不清障的要组织力量强行拆除,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其次,要依法管护。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落实好建设、管理、巡查、防守、抢险“五位一体”的防汛措施,明确职责,到岗到位,加强监测,精心守护,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第三,要依法缴费。依法缴纳防汛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湖北省防汛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为防汛抢险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加快防汛抗旱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努力提高水旱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防守抢险和灾后评价等科技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的防汛抗旱信息平台。
  五是要严格防汛抗旱工作纪律。严格组织纪律。严格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局,决不允许政令不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严格值班纪律。每年汛期(5月1日至10月15日),各乡镇和责任单位要随时处于临战、备战状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意防汛抗旱动态,及时掌握汛情、险情、灾情,随时做好组织协调、物资调度和抢险救灾准备。严格报告纪律。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归口上报的原则,及时、快捷、准确的报告各地的汛情、险情、灾情,重大汛情、险情、灾情对外发布,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统一宣传口径,避免造成工作被动。严格督办纪律。各地和相关部门要采取专班督办、新闻督办、专题督办、舆论督办等多种形式,推动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措施的落实。对督办检查出的问题,要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对出现重大隐患又不及时整改的单位和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严格救灾纪律。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亲临一线,坐镇指挥,与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同抗灾,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是要大力开展防汛抗旱宣传教育。防汛抗旱工作牵涉部门多,涉及社会面广,良好的宣传教育是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效能的重要基础。各地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增强社会公众参与防汛抗旱减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大力宣传防汛抗旱动态和抢险救灾先进典型,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防御水旱灾害斗争。要深入宣传防汛抗旱各类预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出现汛情、险情时,确保抢险及时,有序撤离,秩序不乱。同时还要逐步建立洪水风险公示制度,增强公众活动的风险意识;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规范人的社会活动;通过税收政策调节,使经营性行为尽可能避开洪水高风险区;通过价格政策,鼓励公众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今后我县防汛抗旱工作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通过工程、行政、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综合能力,为加快推进远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在全市防汛准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
广 安 市 水 利 局 局 长
  (2009年3月23日)
 
同志们:
    在汛期即将来临之际,召开全市防汛准备工作会议,旨在总结去年防汛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防汛形势,谋划今年的防汛工作。昨天,大家到渠县参观学习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现代化建设,今天上午又就加快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加强防办能力建设和防汛工作考评办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刚才,运祥同志传达了全省2009年防办主任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在2008年度防汛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水利局对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大家在去年防汛工作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全市防汛准备工作讲一些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为防汛工作再上新台阶寻找突破口
    (一)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2008年,我市汛期总降水量极不均衡,广安区939.5毫米、岳池县784.9毫米、武胜县645.8毫米、邻水县924.9毫米。全年有3次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7月21~22日,全市各地降水约93~190毫米;6月15日,全市各地降水约40~60毫米;8月13~14日,降水约60~90毫米。均未造成大的洪涝灾害。2008年,嘉陵江涨水11次,都没有超过警戒水位。其中最大一次发生在9月27日,洪峰水位达221.3米,涨水11.5米。渠江涨水4次,全部低于警戒水位。其中最大一次发生在8月15日,受上游巴中和达州两市特大暴雨影响,广安城区洪峰水位达223.87米,涨水11.5米,低于警戒水位5.03米。邻水县大洪河涨水3次,最大一次发生在7月21日,洪峰水位达292.8米,涨水3.85米,没超警戒水位。
    虽然年初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水利工程损毁严重,安全度汛难度加大,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面对困难不退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水利厅的具体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负责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2008年洪灾损失比2007年明显减少。据统计,全市5个区市县,11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21万人次,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99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198亿元。因山地灾害死亡2人。全市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9.2千公顷,成灾8.15千公顷,倒塌房屋0.032万间。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二)抗洪经验值得肯定
    2008年汛期,全市没有人员因洪水死亡,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后重建有条不紊,社会各界对今年防汛工作普遍给予高度评价。总结这些成绩,有以下6点经验值得肯定:
    1、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工作。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余仪和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肖雷多次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最终战胜洪水灾害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7•21”特大暴雨和“8•14”暴雨天气过程中,市委副书记余仪和副市长肖雷先后召开防汛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应对措施,并到市防汛办、市气象局现场指挥。二是明确防汛目标任务。在4月25日召开的全市防汛抗旱电视电话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区市县政府签订了2008年防汛抢险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区市县政府的防汛目标、防汛区域、防汛职责、失职责任等内容,从而强化了各区市县政府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三是各区市县党政加强领导。在防汛抢险的关键时刻,各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抗洪抢险,及时赶往抗洪抢险第一线,加大组织指挥力度,带领各级各部门负责人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2、汛前准备充分。一是加强汛前检查。市、区市县从去年3月起,组织有关部门对水库、在建水利工程、江河、企业、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防洪部位,围绕组织机构、工程措施、物资储备、防汛预案、抢险队伍和通讯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确保了安全度汛。二是抓好汛前培训。4月8至10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各区市县水利局分管防汛工作的副局长、防汛办全体工作人员、中型水库和重点小(一)型水库的负责人进行了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培训了水文知识、气象知识、防汛组织与管理知识、水库防汛抢险技术。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防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相互交流了防汛工作经验,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为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修订完善预案。各区市县按照《广安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重新修订了防汛应急预案、城市防洪预案、水库及水电站防洪应急预案,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利用闸门泄洪的中型水库及水电站工程,还编制完善了泄洪实施方案;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区市县及其乡镇,编制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四是强化河道疏浚。各地对违章建筑等行洪障碍进行依法坚决清除,保证了行洪安全。五是抓好物资储备。各区市县按照防大汛、抢大险的要求,对防汛物资进行了清理、检查和增添。六是积极修复水毁工程。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加快了水毁工程修复。
    3、明确防汛责任。各区市县认真落实了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责任制、重点部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各区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汛前公布了辖区内水库、电站等防汛重点部位的防汛行政责任人、部门监管责任人、管理单位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名单。二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市水利网》上公示了全市重点水库的行政责任人、部门技术负责人、管理单位责任人。三是市防汛指挥部下发了《关于明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分工和成员单位防汛职责的通知》(广市汛防指[2008]4号),进一步明确落实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主要防汛职责。
    4、严格应急值守。市防汛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防汛值班的紧急通知》(广市汛防指[2008]5号),各地和各成员单位按要求建立了以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车辆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汛期值班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动态监控本地区和上游地区的天气趋势,及时准确传递防汛信息,遇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进行处理。市防汛办不定期对各区市县防汛办、各中型水库、各乡镇进行防汛值班抽查,没发现离岗现象。
    5、各方密切配合。我市与达州水文局、南充水文局长期保持了密切联系,他们及时为我市提供较为准确的水情和洪水预报,为抗洪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市武警、消防支队及时出警抢救被突发洪水围困在涵洞中施工的建筑工人;市气象局随时监控气象变化,及时将天气预报传递给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赢得了抗洪抢险主动权;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认真履行部门防汛职责,为抗洪抢险作出了突出贡献。
    6、畅通信息渠道。去年,我市采取积极措施,多渠道、多形式获取和发布防汛信息,把畅通防汛信息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利用网络查询广安每个雨量站每小时的降雨情况,查询嘉陵江、渠江各控制水文站的流量和水位,使防汛抢险更有针对性。二是充分利用短信及时传递防汛信息。暴雨天气预报、江河涨水、水库开闸泄洪等,我们都通过群发短信,将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到市领导和各区市县相关人员手机上。岳池县为所有水库配备了手摇警报器,岳池龙孔镇、罗渡镇安装了覆盖全乡的无线广播预警系统。为在紧急情况下解决“最后1公里”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三是市、县、乡三级政府及防汛部门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了通信畅通和信息的及时传递。
    (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1、水库病险十分严重。我市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严重老化,多数带病运行。“5.12”地震又给一些水库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水库大坝枢纽观测设施少、监测设施差;大多数水库处于偏远地方,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抗洪抢险难度较大;船主在库区违章行船的现象屡禁不止,水库下游河道安全泄洪量小,这些都给水库正常泄洪带来极大困难。同时,还有相当多的山平塘、石河堰也存在病险。给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带来一定困难。
    2、堤防防洪标准偏低。我市防洪工程建设数量较少,而且建设标准低,抗洪能力弱,很多沿江场镇防洪标准只能达到5年一遇,一些中小河流沿河场镇基本上未设防。
    3、防汛技术力量薄弱。各区市县防办行政级别低,多数是股级,缺乏权威性;人员编制少,有个别地方仅1个编制。“汛前凑班子,汛后散摊子”的现象比较突出,老同志多,年轻同志少,专业骨干少,防汛技术指导不力。
    4、防汛手段相对落后。多数区市县防汛办只有一台电脑,传真机老化,传真速度慢、质量差,电话机和传真机套用,难以达到信息及时快速准确传递的要求。部分区市县防汛办只有一间房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值班室,还作资料室。水位观测手段落后,目前所有江河的水位都还是采用人工观测方法,观测难度大,观测速度慢,观测准确率低。防汛手段极为落后,与相邻市州相比差距较大,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
    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我市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必须采取断然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科学分析面临的防汛形势,充分认识防汛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水旱灾害历来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自古以来,洪涝和旱灾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它的特点是发生频率高、涉及范围广、灾害重。就全市而言,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会发生水旱灾害,防汛任务十分艰巨。
    1、防灾减灾基础体系与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市气候异常,强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大。中小河流治理严重滞后,部分江河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城区防洪排涝标准偏低,设施老化,内涝严重。全市还有100多座病险水库,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气候变化使水利工程体系更显薄弱,加强防汛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与有效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市局部暴雨、山洪和极端高温干旱等灾害呈现多发并发的趋势,特别是局部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大。这些灾害大多发生在边远山区,由于这些地区交通和通讯不便,监测和预测预报能力偏低,灾害预报精度和准确率还不够高,预警信息发布不够及时,预案体系不够完善,群众防灾意识不强,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水库特别是中小水库通讯预警和水雨情测报等设施落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
    3、防汛保障能力与社会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防汛减灾工作牵涉面广,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部门配合、地区协调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市防汛经费不足,社会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难以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防汛抢险队伍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装备落后,抢险服务能力普遍不强。社会化灾后保障能力不够,水旱灾害救助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工矿企业、城市社区、边远山区以及农民、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的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
    4、防汛技术水平与现代化防灾减灾的要求不相适应。抗洪抢险还主要依靠人海战术,采用传统的抢险器具和物料,现代化程度较低。
    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清醒认识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和预案制订得更周全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些,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努力开创防汛工作新局面。
    三、明确任务,增添措施,努力开创全市防汛工作新局面
    2009年防汛工作总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广安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强化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重要干堤、重要支堤、水库、城镇及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力保中小河流和水库安全度汛,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各地要按照防汛工作总目标,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认识,统一防汛思想。
    新时期在防汛抗旱上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新思路。即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今天上午,大家围绕“两个转变”进行了认真讨论,应该说对两个转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理解,推进两个转变,实际上就是利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传统的防汛抗旱方略,克服其局限性,传承优秀,采取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行政加法律等综合措施,科学调度洪水和抗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承担水旱风险,规范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推进两个转变就是要建立五大体系,实现五化。即建立标准适度、功能合理的 工程体系,实现工程标准化;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规范化;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社会化;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洪水资源化;建立先进的技术支持体系,实现技术现代化。因此,各级防办的同志必须对两个转变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和实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努力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对两个转变的认可度和重视度,努力提高公众特别是媒体对两个转变的认识度和参与度,为全面推进两个转变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各地要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防汛的宣传,普及防汛的 基本知识,不断提高人们的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强化领导,落实防汛责任。各级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防汛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本地防汛工作的全面责任,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真正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指挥到位,把防汛工作责任制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各地要把落实防汛责任制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到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按照防洪法和我市编制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逐项落实部门的防汛职责和单位领导的责任,切实发挥“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责任制、技术责任制、防汛岗位责任制”的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防汛,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人。按照省防办和市防指的要求,要对本区域的重点江河、重点病险工程、重点防洪城镇和易发生山地灾害的危险区段,要明确行政首长和部门责任人名单,强化责任,并按规定上报市防汛办备查。
    (三)强化管理,确保安全度汛。各地在防汛工程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工程质量和标准,不得随意调整施工方案,做到科学设计、科学施工,严格落实建设终身制,确保防汛工程质量,不给防汛工作留下任何隐患。各防汛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做好提防、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巡查工作,在主汛期前要完成对所有水毁病险工程的除险加固任务,保证江河堤防工程的安全。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工程修复问题,各地要做好预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要把水库防汛安全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住汛前的有利时机,对现有病险水库、电站水库进行重点查险除险,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完善水库调度运行方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水库不垮坝,不造成人员伤亡。以发电为主的水库要认真做好水库汛期运行调度方案,要顾全大局,坚持电调服从水调、服从防汛统一指挥,确保下游的防汛安全。
    (四)强化检查,落实防汛预案。各区市县防办要做到早检查、早部署、早落实,把工作做到前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工作也是如此。等出了事再抓就晚了。市上将在4月中旬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从思想、组织、机构、物资储备、度汛方案、防洪工程、河道管理、通讯设施和山洪泥石流防御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不留隐患。各地防办要抓紧开展汛前检查,对新发现的各类险情,要迅速研究除险方案,组织力量全力整治,绝不能有险不除、带险入汛。同时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和细化防汛灾害预案,落实基层预报预测及通信报警的措施和责任。
    (五)强化预报,提供准确信息。各地高度重视雨水情预测预报工作,要积极争取气象、水文部门的支持配合,认真分析气象、水文的发展趋势,做好短期预报。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准确报送各种雨情、汛情、灾情,特别是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市防办,一时情况不明的,要在立即上报后继续跟踪核实,并及时续报,直至事件结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预报精度和信息传递速度,为防汛会商决策提供准确、科学、及时的基础资料。各级防汛办要严格落实防汛巡查制度、巡查通报制度,要认真做好防汛值班,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传递、处理汛情、险情和灾情,为政府防汛抢险当好参谋。
    (六)强化服务,提高防汛水平。各地要加强防汛办自身建设,要向岳池县水利局学习,积极争取将县级防汛办升格为副科级,增加防汛办编制,充实防汛办技术力量,将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作风过硬的年轻同志充实到防汛队伍中来,彻底改善“汛前凑班子,汛后散摊子”的现象。同时添置必须的电脑、电话、传真机、电视等办公值班设备,改善防汛办公环境。要切实解决防汛值班补助较低的问题。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全面总结了2008年的防汛工作,提出了2009年防汛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牢牢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夺取今年防汛工作全面胜利,为建设实力开放和谐效能广安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