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阶段的多层商场或者大型购物中心,基本都是采用大跨度的轻型钢结构,内部空间非常宽阔,使用功能也更加复杂,在日常的人流量特别大,可燃物多,所以发生火灾的几率很大。防排烟设施是消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的控制火灾的蔓延,减少烟害所造成的损失,对于消防救援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于建筑中防排烟设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建筑消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问题;分析 

  1 建筑防排烟的含义 

  随着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发展,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在消防设计水平方面要不断的提升,减少因为火灾而带来的损失。在建筑消防设计环节中,防排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生火灾时,不仅要注意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同时还要将烟气快速排出,因为在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具有高温有毒的特点,如果扩散到消防疏散通道,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利于人员救援工作的开展。所以防排烟系统设计可以将烟气控制在特定的区域内,防止扩散到非排烟区,为火灾的救援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在防排烟系统设计中,要熟练掌握建筑的全部要素,合理设计防排烟系统,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 

  2 建筑防排烟的方式 

  2.1 防烟方式 

  2.1.1 非燃化防烟 

  这种方式是从源头上控制烟气产生的措施,在建筑发生火灾时,主要是由各种可燃物产生的烟气。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各种家具以及装修材料尽量使用非燃材料或者难燃材料,在进行装修处理的过程中,要做好防火措施,将烟气的生成量降低到最小范围内。 

  2.1.2 密闭防烟 

  此种方式适用于耐火性和密闭性都较好的房间,在火灾发生时,将着火房间做好封闭处理,在空气减少的情况下,火灾会因为缺氧而自行熄灭。 

  2.1.3 阻碍防烟 

  阻碍防烟主要是在烟气流动的路线上,设置各种屏障,阻碍烟气的扩散和流通。 

  2.1.4 机械防烟 

  这种防烟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在火区之外的空间内,利用机械送风的方式形成正压,以此来防止烟气的扩散。 

  2.2 排烟方式 

  2.2.1 自然排烟 

  在火灾中的烟气具有高温的特点,烟气在受热的状况受到冷空气的对流,会向上部运动,所以可以利用烟气的浮力与外部的风力,将火灾中的烟气排出,这种排烟方式称之为自然排烟。在自然排烟中,冷空气的进入是关键要素,所以在建筑的消防设计中,要设置若干个通风孔,主要有如下作用。第一,如果通风孔过大,在烟气排出的过程中,会携带大量底部的空气,挤占烟气的空间,降低了排烟的效率。第二,在火区正上方的通风孔,因为距离近,所以效率最高。但是因为火灾的发生区是无法预知的,所以分散式的通风孔对于未知的火灾比较有利。第三,在火灾发生时,火焰会顺着通风孔冒出,如果通风孔较小,会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2.2.2 机械排烟 

  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机械将着火区域内的烟气排出,降低着火区的压力,避免其向外界扩散,这种方式称之为机械排烟。 

  3 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3.1 防烟楼梯间与防烟前室共用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问题 

  在有的设计图纸中,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非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分别设置了正压送风。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第8.3.1.1条规定: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可以利用楼梯间送风的余压达到规范要求,无需再设置正压送风,从而满足经济合理要求。但实际的工程中,许多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都忘了在楼梯与前室之间设计、安装一个余压阀,导致实际上楼梯间的风压无法进入前室,造成楼梯间的风压太大,影响到疏散,而前室只靠楼梯防火门的缝隙漏风,风压又不足的事实。 

  3.2 三层以下的楼梯排烟及送风问题 

  三层以下的楼梯(含地下一层)及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楼梯间及前室的送风量太大。据《高规》第8.2.2.2条的规定,若相邻5层楼梯间开启外窗总面积不小于2.0m2,楼梯间即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根据《高规》第8.3.1.2条之规定其前室应设机械加压送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送风量往往简单采用《高规》第8.3.2条最低送风量。但由于四层以上其前室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无须正压送风,所以风量将集中在一至三层,因此将造成送风量过大,而导致防火门开启困难。所以类似工程的前室送风量只要满足余压值25~30Pa的条件即可,其具体数值应依实际情况计算确定。 

  3.3 长度超过20m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设施 

  在很多工程审核,验收中,经常发现内走道长度超过20m,或仅一侧设置可开启外窗的内走道均未设机械排烟设施。而《高规》第6.1.15条规定除设有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者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自然通风主要靠热压(烟囱效应)或者气压作为驱使力,上述的内走道则不具备自然通风要求。另外当上述走道长度超过30m时,走道最尽端距防烟分区排烟口(可开启外窗)也必定超过30m,也不符合《高规》第8.4.5条“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的规定。应考虑在走道另一侧设置一个与外界相连的通风口,如条件不允许,则只能设置机械烟口。 

  3.4 作为排烟用途的排烟窗设置的形式、位置及开窗面积不准确 

  有的工程中,设计人员将平时做为通风用的自然排烟窗设置为固定窗或者设置类似玻璃墙的半开窗、斜开窗,其设置的形式和位置均不利于自然排烟。应改用直接可对外开启的排烟窗。另需注意,开窗面积应满足《高规》第8.2.2条规定的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应包含固定窗面积和推拉窗打开时另一半的面积。 

  3.5 建筑防排烟窗的设置形式不利于平时的操作 

  《高规》第8.2.2.5条规定净高小于12m的中庭可采用开启的天窗或高位侧窗自然排烟。有的工程却忽视了其设置的形式,即安装高度较高的排烟天窗及高位侧窗缺少便于开启的操作装置,不利于火灾时的自然排烟,应有下部适当设置能手动开启排烟窗的装置。 

  4 结束语 

  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需要做好消防设计。在火灾发生时,防排烟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防止扩散到消防疏散通道,影响到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在防烟的基础上,通过自然排烟或者机械排烟的方式将烟气排出,为火灾救援创造有利的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消防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会不断的完善,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的优化,提高防排烟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火灾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蹇兆雷.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探讨[J].硅谷,2008(14). 

  [2]陈跃浩.浅谈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 

  [3]王健民,王宗禹.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低温建筑技术,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