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砌体房屋的构造要求
  1.要满足墙体的高厚比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砖墙(或砖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砌体结构 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1.1式)。

式中 Ho——墙、柱的士博高度,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1)第5.1.3条采用;
h——墙厚或矩形柱与Ho相对应的边长;
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h=240,μ1=1.2;h=90,μ1=1.5。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1—0.4bs/s;
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
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6.1.1采用,当与墙连 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μ1·μ2·[β]·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上述限制;
注:①上端为自由端时,墙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尚可提高30%;
②对厚度小于90mm的墙,当双面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抹面层的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按墙厚等于90mm验算高厚比。
(2)当高厚比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墙体厚度;
2)加设壁柱(即墙垛);
3)加设构造柱;
4)减小横墙间距。

2.要注意控制横墙的间距
砖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有三种计算方案(见表10—1):
(1)刚性方案。在荷载作用下,楼层视为墙、柱的不动铰支座。即认为房屋不产生水平位移(见图10-11)。
(2)刚弹性方案。在荷载作用下,楼层视为墙柱可动铰支座,楼盖平面较大,可考虑 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其空间影响系数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4.2.4采用。
(3)弹性方案。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将产生水平位移,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屋架、大 梁与墙(柱)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见图10-12)。

  3.纵墙尽可能贯通。
  4.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m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砖采用MUl0;
  (2)砌块采用MU7.5;
  (3)石材采用MU30;
  (4)砂浆采用M5。
  注: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5.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表10—2的要求。

  注:①在冻胀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多孔砖,如采用时,其孔洞应用水泥砂浆灌实。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其孔洞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的混凝土灌实;
  ②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表中材料强度等级应至少提高一级,
  6.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X 370mm。毛石墙的厚度不宜小于
  350mm,毛料石柱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ill。
注:当有振动荷载时,墙、柱不宜采用毛石砌体。
  7.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数值的梁,应在支承处砌体上设置混凝土或钢 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浇成整体。
  (1)对砖砌体为4.8m;
  (2)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4.2m;
  (3)对毛石砌体为3.9m。
  8.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
  (2)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9.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不宜小于l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端伸出钢筋拉结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但板端缝宽不小于80mm,灌缝混凝土不宜低于Cb20(即C20)。
  10.支承在墙、柱上的吊车梁、屋架及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的预制梁的端部,应 采用锚固件与墙、柱上的垫块锚固:
  (1)对砖砌体为9m;
  (2)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
  11.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
  12.山墙处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
  13.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声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14.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图10—13)。

  15,混凝土砌块房屋,宜将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灌实,灌实高度应为墙身全高。
16,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下列部位,如未设圈梁或混凝土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将孔洞灌实:
(1)搁栅、檩条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支承面下,高度不应小于200mm的砌体;
(2)屋架、梁等构件的支承面下,高度不应小于6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
 (3)挑梁支承面下,距墙中心线海边不应小于300rpJRl,高度不应小于600mm的砌体。
17.在砌体中留槽洞及埋设管道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2)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
注: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的砌块砌体,允许在墙体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管线。
18.夹心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l0;
(2)夹心墙的夹层厚度不宜大于100mm;
(3)夹心墙外叶墙的最大横向支承间距不宜大于9m。
19.夹心墙叶墙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叶墙应用经防腐处理的拉结件或钢筋网片连接;
(2)当采用环形拉结件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当为Z形拉结件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拉结件应沿竖向梅花形布置,拉结件的水平和竖向最大间距分别不宜大于 800mm和600mm;对有振动或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其水平和竖向最大间距分别不宜大于 800mm和400mm;
(3)当采用钢筋网片作拉结件时,网片横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4mm,其间距不应大于400mm;网片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600mm,对有振动或有抗震设防要求时,不宜大于 400mm;
(4)拉结件在叶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叶墙厚度的2/3,并不应小于60mm;
(5)门窗洞口周边300mm范围内应附加间距不大于600mm的拉结件。
注:对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的房屋,夹心墙叶墙间宜采用不锈钢拉结件,  20.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10—3采用。

 注:①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②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③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④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⑤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⑥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
  21.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 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3)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4)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 可只在其两端各1/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
(5)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6)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φ4,横 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6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人两边墙体不小于 1m(图10-14);

 (7)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 2φ6钢筋,并应伸人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
(8)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
(9)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 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0)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22.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伸人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FNIII;
(3)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23.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400mm-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φ6或焊接钢筋网片,埋人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
24.对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或其他非烧结砖,宜在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应仲八两边审间墙内不小于600mm。
当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或其他非烧结砖实体墙长大于5m时,宜在每层墙高度中部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的通长水平钢筋,竖向间距宜为500mm。
25.为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砌块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处的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
(1)在门窗洞口两侧不少于一个孔洞中设置不小于1φ12钢筋,钢筋应在楼层圈梁或基础锚固,并采用不低于Cb20灌孔混凝土灌实;
(2)在门窗洞口两边的墙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长度不小于900mm、竖向间距为400mm的2φ4焊接钢筋网片;
(3)在顶层和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为块高的模数,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200,Cb20混凝土。
26.当房屋刚度较大时,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置竖向控制缝。在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也宜设置竖向控制缝,或采取其他可靠的防裂措施。竖向控制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平面外传力和防护的要求。
27.灰砂砖、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砌筑,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砖块专用砂浆砌筑。
28.对防裂要求较高的墙体,可根据情况采取专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