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公路大桥起于深圳侧东角头一线口岸填海区,连接深圳蛇口东角头和香港元朗鳌堪石,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桥面宽33.1米,为双向六车道加两侧紧急停车带。

深圳湾大桥是一座连接深圳蛇口东角头和香港元朗鳌堪石的公路大桥,亦称“深港西部通道”,2007年7月1日开通。[1]全长5545米,其中深圳侧桥长2040米,香港段3505米,桥面宽38.6米,全桥的桩柱共457支,共12对斜拉索,呈不对称布置,独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目前国内最宽、标准最高的公路大桥。

大桥设南、北两个通航口,采用主跨为210米和180米独塔钢梁斜拉桥方案。非通航孔采用75米跨等截面箱梁。为改善行车条件,增加大桥景观效果,桥轴线平面采用S形。

站在深圳一侧隔海望去,一座银色通道蜿蜒逶迤飞架海上,阳光下耸立的斜拉桥熠熠生辉,象征着深港两地的紧密握手。

若从高处鸟瞰,只见略显S形的大桥蜿蜒跨过海面,如同一条巨龙跨越天海相接。西部通道的走线有直也有弯,甚具流线型。通道的走线有少许弯度,设计上不仅可让司机沿途欣赏斜拉桥的美态,还有助于大桥本身和司机行车的安全。

通道上两座塔高近140米的斜拉桥的桥塔互相仰向对方,形态犹如两座桥塔互相牵引各自的高架引道,至中间的深港分界线,象征着两地人民热切渴望能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深圳湾公路大桥虽然由深港两地政府共同投资,但在桥面宽度、行车道宽度、路面横坡等方面,深港双方均有严格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大桥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连接部分没有任何痕迹,外部造型和桥梁结构完全一致。

深圳湾大桥换道立交桥在海上作业,其显著特点是“急、难、险、重”。在无现成海上施工经验和施工设备的情况下,深圳湾大桥项目部全体参战员工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先后攻克了钢护筒下沉,钢板桩围堰淤泥反涌,高性能混凝土(120年寿命)远距离输送(距离600米)、海上现浇梁支架施工,冲孔桩漏浆严重成孔困难等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主体工程任务,受到了业主的好评。

该大桥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合同工期仅184天。整个深圳湾口岸于2007年7月1日前投入使用后,深港两地将只有10到15分钟的车程。其中深圳湾口岸是国内首次采用深港联合的“一地两检”查验模式的口岸,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世界上同类口岸中最大的现代化智能化口岸。

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工程四局等单位,组织精兵强将和精良设备,克服了大跨度、等截面箱梁预制、悬拼线型、梁节胶拼、真空压浆等技术难题和海上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大等困难,创下日胶拼16片、周胶拼63片梁的良好成绩,更创下单幅桥面吊机日完成6片,刷新国内同类架桥最高记录。

深圳湾公路大桥地处深圳湾内海,在深港两侧各有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米埔自然保护区,以货柜车为主的车流势必影响各种生物及居民。但技术人员在设计及施工时就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个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据设计人员介绍,深圳湾大桥的桥面设计采用吸音、减震、吸尘、自动清污的设计,大桥上采用隔音板、隔音墙。在口岸(监管区)四周,将种植高大的乔木,形成50米~100米宽的绿化带。口岸西侧将建一条50米~100米宽、近两公里长的人工河,通过水体减震。

西部通道建成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通道”,环保设计还贯穿于诸多细节。例如,大桥斜拉索为防止飞鸟误撞,选择银灰色;考虑到桥面水流冲下浅滩可能给浅滩生物带来影响,建设者将采用排水管,集中排入海面以下;深圳侧接线工程将采用全封闭下沉式道路,即在现有的东滨路地下挖开窗隧道,货柜车从深圳“沉地”、“擦边”直接进入107国道和广深高速公路;建设消防、通信、噪音控制、结构健康监测、路面防滑等系统。

深圳湾跨海大桥为连接深圳与香港两地的深港西部通道主体工程,是继罗湖、皇岗和沙头角之后第4条跨境通道,连接深圳蛇口与香港元朗,为我国公路干线网中唯一与香港连接的高速公路大桥,也是广东沿江高速公路的咽喉。通道主要由高架引桥和斜拉桥组成。

按计划,大桥将于明年中旬通车,届时将每日可通关车辆5.86万辆次,通行将不收费,建成后将取代罗湖、皇岗口岸成为深圳最大口岸。

深圳湾大桥通车后,深圳蛇口到香港将只有10~15分钟的车程,待广东沿江高速开通后,广州与香港的距离将缩短至100公里。

驾车从广州黄埔区笔村(接东二环高速),沿途经过南岗,跨过东江,随后经过东莞麻涌、泗盛、穗隆、新湾,走完全长90余公里的沿江高速,到达深圳市蛇口区,进入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隧道,迈上5公里多长的深圳湾公路大桥,一路风景过山连海,没有红灯,一顿早茶的工夫就可抵港。

深圳湾公路大桥七月一日开通,标志着香港与内地在经济及社会迈进更紧密联系的新纪元,也可以适时舒缓日益频繁的过境交通。她预计,新跨界通道在未来廿年规划期内,可带来一千七百五十亿港元净收益。

深圳湾公路大桥始于蛇口东角头新填海区,横跨后海湾而落点于香港新界西北的鳌磡石,然后连接到元朗公路,口岸的通关设施亦置于蛇口东角头新填海区。

深圳湾口岸将实施“一地两检”通关安排,这是首次在口岸区实施的崭新安排,为旅客和车辆在更佳的环境下,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率的服务。在通道开通初期,每天双向行车量和旅客流量,分别约二万九千八百架次和三万零八百人次,到二零一六年可望分别增至每天约六万零三百架次和六万一千三百人次。

深圳湾公路大桥可以舒缓现时落马洲、文锦渡和沙头角三条容车量已接近饱和的跨界通道,有助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金融、物流和旅游业。   
全长五点五公里的深圳湾公路大桥以高架引桥及斜拉桥组成。香港段长三点五公里,由香港建造,涉资三十二亿港元。深圳湾公路大桥余下的两公里,则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