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槽、电力隧道施工方案3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8-04 17:29:0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39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一、气候、地貌、地质
成都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温多年平均为16.2℃,最高38.3℃,最低为-5.9℃,降水量平均为947.0mm,集中在夏季(7~8月),主导风为北北东,多年平均风速1.35m/s,极大风速为27.4m/s,多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250Pa,场区属川西岷江水系一级阶地,场地地质上层为人工填土,厚2.4m~5.9m,其下为砂卵石层。
二、交通、水、电
1、电力:原报道路施工方案电力容量只考虑了道路、排水工程用电量,项目业主已解决80KW的接电点,但挡土桩、船槽、电力隧道采用商品混凝土、固定泵输送,还需解决电力100KW,或备用120KW发电机。
2、交通及水的情况见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三、工程概况
1、船槽
本段船槽采用钢筋砼U型槽结构,全长150m,分为A、B型船槽两种,A型船槽分段:20m×2段+15m×2段,高度为80~400cm渐变,底板和墙板厚50cm。B型船槽分段:20m×4段,高度为400~830cm渐变,底板和墙板厚70cm,底板和墙身均采用C30抗渗砼,抗渗等级S8,每立方砼加0.9kg聚合物微纤维,地基采用厚15cmC15砼加强。
船槽每段之间设沉降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和沥青木板,外侧填塞厚1cm硅胶,船槽段路面为沥青砼铺装,其下为钢筋砼调平层。
2、挡土墙
船槽末端采用重力式C30挡土墙结构,长14.934m,高1m,宽0.55m,该段路面结构为柔性结构(同正常段道路),与船槽段路面之间采用搭板联接过渡。
3、电力隧道
本施工段主隧道长度约643m,采用C30(S8)钢筋砼箱型框架结构,内地面层厚95~110mmC25砼。主隧道横断面尺寸为2.2m×2m,道路中东9.8m,在地道桥B型船槽段电力隧道的西侧边墙利用地道桥东侧侧墙,其余路段按标准图施工。
电力隧道设置二道垫层,底垫层为厚100mm的砂卵石垫层,上垫层为厚100mmC15砼垫层,垫层宽度3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