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实施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1-24 13:28:2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3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隧道位于开阳县双流镇六平寨东约1km,单线隧道,隧道全长454m。全隧3%的纵坡,DK8+801.94—DK9+160段位于R=1200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地段位于直线段。
   溶蚀峰丛低洼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峰丛洼地、沟谷相间分布,隧道穿越山体斜坡,进口基岩裸露,出口覆土较薄。植被较发育,部分山体灌木较茂密,局部被垦为旱地,隧道最大埋深55m。
   隧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红黏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观群白云岩加泥质白云岩。隧道左侧340m处沟槽为区域性白马洞大断层,该断层连绵延伸数十公里,呈NE向发育。倾向SE,倾角70°,为区域性成矿断裂带,隧道位于其上盘,断层线与洞轴近于平行。
二.施工计划
根据六平寨一号隧道目前剩余工程量和围岩地质情况,以及施工队近期施工进展情况,剩余20m暗洞开挖、支护约需要20天时间,计划贯通时间为2011年11月26日。
三.总体贯通方案
   六平寨一号隧道出口里程为DK9+160,根据六平寨一号隧道的实际施工顺序,从隧道进口往出口方向开挖支护施工,机械设备均在隧道进口,隧道出口只进行洞口边仰坡开挖支护施工,确定贯通出洞里程为DK9+160。
   隧道贯通根据开挖揭露的围岩情况,采用台阶法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进行弱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装药量。隧道掌子面开挖、支护至DK9+140时实施贯通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3.1测量控制
   隧道贯通出洞前,测量班将六平寨一号隧道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复测结果必须符合铁路测量规范的要求。
   在隧道导线和高程控制点复测的基础上,复测六平寨一号隧道的洞口及洞内导线和水准点,洞内导线点和水准点尽量靠近掌子面。
3.2监控量测
   根据隧道设计图,六平寨一号隧道出口段出洞里程处为Ⅴ级围岩地段,隧道埋深较浅,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支护施工,根据上下台阶法施工的特点及监控量测要求,重点加强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和收敛量测,在出洞里程约20m范围内将进行地表沉降观测。
3.3洞内外观察
洞内观察:查看掌子面开挖揭示的地质状况,围岩节理、裂隙是否发育,岩体完整性如何,开挖面有无渗漏水,并且做好记录。观察初期支护结构是否稳定,钢拱架是否存在变形现象,初支喷射混凝土有无开裂及局部起皮脱落现象,并做好标记、记录观察发展情况。
洞外观察:查看出口明洞边仰坡是否稳定,洞顶地表有无纵、横向裂缝,有没有沉陷现象,有就做好标示、记录观察发展情况。
3.4施工措施
   3.4.1隧道出口首先做好洞顶截水天沟,保证隧道洞顶边仰坡的防排水。隧道出口洞口开挖前,在洞顶刷坡线以外5m按图纸要求并结合现场地形,及时修筑截水沟以防止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减少对坡面的冲刷。
   3.4.2施工工序
   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φ42注浆超前小导管。弱爆破开挖1部,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初喷4cm厚混凝土后架立钢拱架。施作锁脚锚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在滞后上断面10m距离后,弱爆破开挖下断面,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m,初喷4cm厚混凝土后架立钢拱架。施作锁脚锚管,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隧道掘进至出口处时,先局部贯通,后将高压风管、高压水管及砼喷浆机运至隧道出口处,对边仰坡进行挂网喷浆,然后方可使上断面全部贯通。
   3.4.3 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施工应坚持“若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进行弱爆破开挖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爆破对岩体及初支体系的扰动。
   3)、工序变化处的钢架及临时钢架均设锁脚钢管,且必须对锁脚钢管进行注浆,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4)、钢架之间连接筋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
 5)、1、2、3部开挖循环进尺严格控制在1.0m,预留核心土的长度在3~5m为宜。
   6)、仰拱及仰拱填充每环均一次性整体浇筑,严禁留纵向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