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5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7-29 14:18:4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2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5.1工程概况
   进口、出口均采用斜切式洞门。隧道进口579m位于R=9000m的曲线段上,隧道,出口574m位于R=7000m的曲线段上,其余为直线段,隧道内纵坡为17.8%0、-12.0%0、的人字坡。
   隧道按250Km/h双线隧道设计, 内轨顶面以上净空面积为92m2。曲线地段不考虑加宽,全隧线间距4.6m。
5.2施工总体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法
   针对本座公路隧道地质条件差,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少扰动、常监控、早衬砌”等施工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优质、均衡、高效、按期生产。
   1、隧道开挖
   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原则,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严格控制超挖和欠挖。开挖采用钻爆法开挖,Ⅲ级、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开挖台阶上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单个循环开挖进尺2m,仰拱与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5m以内,二次衬砌与距掌子面距离不到大于90m,V及围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台阶上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单个循环开挖进尺1.2m以内;下台阶与中台阶距离控制在3~5米以内,仰拱与上台阶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0米以内,二次衬砌与距掌子面距离不到大于70m。
   IV级、V级围岩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先行钻孔安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机注浆超前支护,然后采用台阶法进行施工。拱架在初喷4cm混凝土后架设,架设完毕后钻设系统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辅助施工措施
   本隧道辅助施工措施主要有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加固注浆、超前预注浆、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
   超前长管棚:超前长管棚分洞口段超前长管棚和洞身段超前长管棚。洞口段超前大管棚采用Ø108×6mm热轧无缝钢管,环距40cm,长度为35m,钢管轴线与衬砌外缘线交角1°~3°。洞身段超前大管棚采用Ø89×5mm热轧无缝钢管,环距40cm,管棚10m一环,两环间搭接长度不小于3m,外插角不大于12°。
   超前小导管:采用Ø42×4.5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度为4.5m,环向间距约IV级50cm,V级围岩40cm,纵向相邻两排的水平投影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外插角5~15度。
   3、洞身衬砌
   本隧道衬砌结构采用二次模筑衬砌类型。二次衬砌施作的合理时间应根据施工监测数据确定。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本隧道衬砌采用液压自行衬砌台车进行衬砌,每环衬砌长度10m。由我项目部自建的搅拌站拌制混凝土,砼罐车运送砼,砼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入模。
   监控量测
   为保证施工安全并指导施工,必须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
   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量测、拱顶下沉量测、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量测断面间距:V级围岩5m、IV级围岩10m、Ⅲ级围岩30m,Ⅱ级50m。
   施工通风
隧道通风:由于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前期通风采用自然通风,超过300m后采用压入式通风。各洞口分别配备110KW的NERC-110型轴流式通风机2台,供应隧道施工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