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桥梁工程
桥梁下部构造墩柱盖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20-11-04 13:41:0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桥梁下部构造墩柱盖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交底内容:
施工准备→支撑平台布置→安装底模板→钢筋骨架拼装→安装侧模、端模→浇筑混凝土(养生)→拆除侧模板→拆除底模板→拆除钢支架→进入下一盖梁施工。
一、施工准备
方形墩柱支撑平台布置
(1)预留孔洞的位置确定:预留孔洞底面高程=从设计墩顶标高-(底模厚度+横梁槽钢厚度+调整木楔厚度+托架工字钢高度+钢棒直径)。要求定位准确,高程误差不大于5mm,误差较大时通过木楔调整高度,使底模高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预留孔洞横向位置距墩身边缘距离不小于50cm,与墩中心线对称布置。
(2)安装钢棒:测量放线处墩顶标高,利用塔吊或吊车提升钢棒水平至预留孔洞位置,穿入至两头外露长度一致并固定,然后进入钢托架吊放程序。
(3)托梁安装:托梁采用63a工字钢支撑,采用吊车或塔吊逐根吊装至承力钢棒上面,托梁位置调整完毕后,在托梁靠近墩身处两侧设置2根Ф16对拉螺栓穿过工字钢梁进行连接,内侧用双根钢管支撑,对拉螺栓穿过钢管,使主梁紧夹在墩柱上,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横向失稳引发意外。
(4)横梁安装:托梁安装紧固完毕后即进行长4m双[12.6槽钢横梁的安装,横梁布置间距0.5m,共设31根,长度要能满足外作业平台搭设宽度不小于0.8m的要求。
圆柱墩支撑平台布置
(1)抱箍安装位置:抱箍顶面高程=从设计墩顶标高-(底模厚度+横梁槽钢厚度+调整木楔厚度+托架工字钢高度),要求定位准确,高程误差不大于5mm,误差较大时通过木楔调整高度,使底模高程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2)抱箍安装:承重抱箍,利用抱箍握紧墩柱产生的磨擦力来承担盖粱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抱箍安装利用吊车进行,安装时抱箍与墩柱之间加一层10mm厚的橡胶垫,目的是增加抱箍与墩柱之间的磨擦力,不啃伤墩柱砼。抱箍在每次使用前需经过认真检查,必须保证所有焊缝均饱满、不开焊,否则应加焊。抱箍用高强螺栓在紧固时必须保证每个螺栓受力均匀且达到600千焦,确保抱与墩柱之间有充分的摩擦力以及承受上部荷载。在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每个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在每承重抱箍下端加装一副抱箍,两抱箍间以方木、木楔支撑,以提高承载力,增加抱箍可靠性,抱箍上为承重横梁。
(3)托梁安装:托梁采用63a工字钢支撑,采用吊车逐根吊装至承力抱箍上面,托梁位置调整完毕后,在托梁靠近墩身处两侧设置2根Ф16对拉螺栓穿过工字钢梁进行连接,内侧用双根钢管支撑,对拉螺栓穿过钢管,使主梁紧夹在墩柱上,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横向失稳引发意外。
(4)横梁安装:托梁安装紧固完毕后即进行长3m双[12.6槽钢横梁的安装,横梁布置间距0.5m,共设31根,长度要能满足外作业平台搭设宽度不小于0.8m的要求。
软件截图
  • 桥梁下部构造墩柱盖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 桥梁下部构造墩柱盖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 桥梁下部构造墩柱盖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