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监控及质量控制教学课件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8-07-02 15:58:1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92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岩溶又名喀斯特(Karst),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石膏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沟槽、裂隙、洞穴、地表陷穴等现象的总称。
1.1 岩溶的形成
岩溶形成与发育的条件有:可溶性岩层的存在、地下水活动、潮湿气候、地质构造与地形等,其中可溶性岩层的存在和地下水活动是岩溶形成的最主要条件。
(1)可溶性岩层的存在
可溶性岩层是岩溶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本身要能透水(如存在裂隙),当受到地下水(岩溶水)的溶蚀时,形成岩溶现象。
(2)地下水活动
岩溶发育必须要具有侵蚀性的、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地下水活动,这样水增大溶解碳酸钙的能力,使岩溶发育较快。当富含CO2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后,不断替换原有水质,保持地下水侵蚀力,加速岩溶的发展。
(3)潮湿气候
大气降水丰富,气候潮湿的地区,地下水经常得到地表水的补给,加速了岩溶的发育。
(4)地质构造
具有裂隙的背斜顶部和向斜轴部、断层破碎带、岩层接触面以及构造裂隙分布等地带,由于地下水沿裂隙流动,使这些地带利于岩溶发生和发育。
(5)地形
地形的起伏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量与流速,陡峻的坡地,地下水的补给量少,地表径流大,岩溶的地表形态较发育;平缓地带,地下水补给量多,流速稍缓,但侵蚀作用强烈,有利于岩溶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