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前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方案64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10-17 16:30: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75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15标段设计里程为D3K443+972.4~DK472+050.6以及DK473+021.6~D1K483+480(短链5.017m),全长38.53km。主要工程为:
路基工程长度为6558.24m,被桥隧工程分成53个自然段落,站场路基一处(即黔西车站);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2296661断面方,站场土石方1183696断面方。
桥梁13597.76m/27座,其中:特大桥8751.11m/8座、大桥4397.57m/13座、中桥386.18m/4座,小桥62.9横延米/2座;现浇箱梁68孔,连续梁7联(含T构一联);涵洞374.95横延米/12座。
隧道18374m/20座;其中L≥4km的隧道5277m/1座(铁盔山隧道);3km<L≤4km的隧道3480m/1座(家祝湾隧道);1km<L≤2km的隧道5570m/4座;L≤1km的隧道4097m/14座。按风险等级分类,本标段一级风险隧道1座(铁盔山隧道),二级风险隧道3座(白杨林隧道、家祝湾隧道、瓦窑湾隧道)。
CRTSⅠ双块式无砟轨枕预制195.02单线公里(约309340根),即DK417+000~D3K514+800.024段(14、15、16标段范围)双块式轨枕预制,其中14标段53.9448单线公里,15标段78.78单线公里,16标段62.2952单线公里。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装78.78公里、道岔安装13组。CPIII测设与复测38.532正线公里。

3、沉降、位移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成贵铁路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标准高,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位移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位移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隧道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成贵铁路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
4、沉降、位移变形观测范围、内容
4.1 路基变形观测
“路基沉降监测”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内容有: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路堑的沉降观测;路基本体的位移观测。
4.2 桥涵变形观测
桥各墩、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
4.3 隧道变形观测
隧道口仰拱、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复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
4.4 过渡段变形观测
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沉降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