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水文计算书3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4-18 20:26:1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三、工程地质和地震
桥位附近地质构造为内陆河流新生代第四纪冲、洪积层,根据桥址地质钻探资料及现场调查,河床表层为中粗砂,其下40m内为中等密实的粗砂、砾砂及角砾层。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震烈度,根据建设部建抗字[1993]13号文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桥梁结构可以不考虑地震力的影响,只需要简单设防。
四、水文资料搜集和调查
桥位上游岔林河流域内水文站点有三个,干流上有沈家营子、五常水文观测站,支流溪浪河上有舒兰水文观测站(吉林省)。资料多为五十年代初至近期40~50年的实测水位、流量等资料。其中位于桥位附近的五常站和上游的沈家营子站为本桥渡设计提供了有利资料。
五常站始建于1952年10月,位于五常镇西南本桥位上游4.5Km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27°06′10″,北纬44°52′12″,水文断面上游积水面积F=5642Km2,高程采用水文站假定高程系统。五常站有自1953年以来的50余年的连续水位及流量观测资料,又有1932年、1951年的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资料,该水文站资料,可以作为本桥流量分析的基本依据。
沈家营子站始建于1955年9月,位于本桥位上游95Km处沈家营子屯西,地理位置为东经127°40′00″,北纬44°28′18″,水文断面上游积水面积F=1151Km2,高程采用水文站假定高程系统。该站有自1956年以来的近50年的连续水位及流量观测资料。
历史主要洪水发生年份有1932年(Q32=2870m3/s)、1989年(Q32=2440m3/s)、1951年(Q51=2310m3/s)、1960年 (Q32=2220m3/s)、1956年(Q32=2120m3/s)。
五、桥位附近河段及原有构造物情况
1、桥位附近河段情况
团山子大桥位于拉林河中游,属山前宽滩性河流。桥位上下游洪水滥泛宽度受东西岸防洪大堤控制,宽度在2~3Km不等,河道较弯曲,多岔河,为次稳定性河段。主河槽宽150~220m,岔河槽宽50~70m,主、岔槽河床多为中粗砂或砾砂,滩地杂草丛生并有少量耕地,地势平坦,河床比降为0.05%左右。
2原有旧桥
现有团山子大桥位于五常镇西铁通公路389.615公里处,建于1936年日伪时期。该桥为一河两桥,高桥低路,且两桥之间有一段长100m的过水路面,主桥(主河道桥)上部结构为15孔14m钢筋混凝土板与工字钢梁组合的叠合梁,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混凝土实体墩,混凝土U台,木桩加固基础。该桥设计菏载相当于汽-8级,桥面净宽6.0+0.25m护轮带,桥梁全长217m。该桥年代久远,年久失修,由于河床下切,基础裸露,墩台均有不同程度位移,桥体混凝土老化、部分脱落,支座失效,已列为危桥,断绝交通。
背河桥(滩地岔河)原为木桥,于1976年改建为7孔17m双曲拱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墩、U形台,钻孔桩基础, 该桥设计菏载为汽-15,挂—80级,桥面净宽7.0+0.25m护轮带。桥梁全长129m。经近30年的使用,拱肋、拱波有不同程度的裂缝,横拉杆及桥面系破损严重,铁岸桥台冲刷严重,桥台锥坡铺砌脱落。
桥头引道及河滩路地为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为砂石,由于常受水害,破坏严重,且时有翻浆。
3、现有堤防
桥位附近上下游河两岸建有防洪堤,堤顶宽6~8m不等,能行走汽车。该堤目前的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远景规划为50年一遇。
4、水库
桥位以上汇水区内仅有永久性水库一处,即磨盘山水库。该水库坝址位于沈家营子水文站上游2km处,水库设计标准为:总库容5.3×108m3,设计洪水频率Pp=1%,校核洪水频率Pp=1‰,2004年开工建设,现正在建设中。水库建成后将对下游各段面洪峰流量有所削减。
六、流冰及通航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本河春汛不大,最大流冰水位较平槽水位略高些,河内最大冰块4×5m,流冰厚0.75m,流速1.1m/s。本河无通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