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主桥桩基施工水下砼浇筑作业技术交底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9-23 14:41:0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1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二、工期要求
  12号主墩第一根桩基水下砼拟定于2010年5月19日11:00分开始浇筑,18:00结束,将持续浇筑7个小时。
  
  三、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
  1、基桩水下混凝土用导管法浇注,导管采用φ299×10的无缝钢管制成,其顶端设置一喇叭型漏头。采用快速螺纹接头,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和接头抗拉试验,符合要求的才能投入使用。
  2、基桩混凝土由拌和站生产,其生产能力为60m3/h,混凝土由输送泵泵送至待浇桩孔旁的储料斗内,用料斗下面设置的闸门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料斗容量大于10m3。
  3、钢筋笼下放完成,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开始接放混凝土导管,在导管下放过程中,需严格从下到上记录各导管的分节长度,便于导管提拔时进行计算;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后孔内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5之间,含砂率控制在1%以下。清孔结束,进行下一道工序。
  4、在导管上接上集料漏斗,漏斗口放置一球塞,控制导管底口悬高,底口悬高按30㎝控制。导管底口悬高控制一律采用先将导管下放至孔底,然后定量提升的方法
  5、从储料斗内放下混凝土至漏斗内装满,待储料斗砼也装满后此时即可拨球,拨球的同时应保证储料斗内的混凝土连续不断地流下充满导管内实施封底。开球后拌和站持续不断地供给混凝土。
  5、混凝土混凝土要求:
  12小时内的坍落度损失不大于4㎝,混凝土入泵坍落度20~22㎝,入泵时扩展度不小于50㎝,初疑时间18~20h左右。
  6、加强原材料控制,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性
 (1)严格对进场材料取样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2)严格监控砂、石料级配变化,以便适时调整,以保证骨料级配的稳定性;
 (3)浇筑过程中随时进行砂石含水量的测定,以便适时调整施工用水量。
  7、加强对混凝土入泵质量的检查,对不达标的混凝土,打开输送泵底阀予以清除。同时,在开盘阶段尤其需注意对出泵混凝土质量的检查,以便确定浇筑当天泵送过程的坍落度损失。
  8、加强对入泵时和出泵时的坍落度进行监控
  9、浇筑过程中,随时进行浇筑深度测量,测时为穿越泥浆及沉淀层,需采用锥形测锤测量。
  10、浇筑过程中,随时进行后场泵入混凝土量(V1)、管道内混凝土储存量(v)、与前场实浇深度(H)的比对,在成孔段两者关系应满足V1-v>H×3.9,在钢护筒段应满足V1-v>H×4.4,否则应查明原因。
  11、两主墩导管埋深控制按如下标准,河床面以下部份需控制导管埋深不小于5米、不大于10米,河床以上部份需不小于3米、不大于8米。导管提拔前需进行提拔前埋深、提拔量、提拔后埋深的计算,并确保埋深。
  12、提拔导管时采用慢速卷扬机,确保导管匀速上升,以免造成混凝土回补不及时,进而形成夹泥或空洞。尤其是在浇筑完成提管时,更应控制提拔速度
  13、桩头浇筑长度按80㎝控制,在浇筑完3小时后开始处理桩头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前桩顶泥浆、浮浆清除,直至密实混凝土层,该层面需高出设计桩顶约30㎝,留待初凝后凿毛处理。在进行除浆及凿毛时,尤其注意减小对桩基混凝土的扰动
  1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前后场值班人员要监守岗位,严禁脱岗,指挥有序。前场值班人员随时检查混凝土灌注深度,及时督促操作人员拆除导管。后场值班人员要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
  
  四、技术安全措施及要求
  1、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经理部安保科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应定人定岗,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操作及现场技术人员要求,杜绝野蛮作业。
  2、在接拆导管时将孔周边的杂物清理干净,除接导管的位置外将孔口全部覆盖,以防操作人员掉入孔中。
  3、储料斗需放置在坚硬的地方并支垫牢固,在储料斗平台四周设置栏杆和爬梯,以方便操作人员上下和操作安全。
  4、在泵送筑混凝土时,严禁施工人员正对输送泵管管口,以防混凝土飞溅出伤人。
  5、经常性检查起吊设备的安全性能,例如龙门吊的卷扬机刹车装置、龙门吊桁架的连接螺栓、钢丝绳破损情况、滑车和限位装置等。
  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和警示标志。
  7、严格用电管理,禁止乱接乱拉电线,经常性检查电机设备及电缆的绝缘性能和漏电保护性能。
  8、在起重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9、如输送泵管在堵塞时,需缷压后才能拆除泵管。
  10、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防止白色污染。
  11、废浆通过船运至码头,用废浆泵泵送到岸上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
12、交通船舶、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油料及润滑油等,必须集中收集运至岸上处理;生产用油料必须严格保管,防止泄漏,污染江水。
推荐下载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