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施工组织设计7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4-13 14:41:5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0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2.2.1地形地貌
大桥横跨文川河,河道宽约70m,水深2m左右。河道两侧坡角为农耕用地,山体自然坡度为30-35°,最大相对高差约50m。
2.2.2气象水文
   施工范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8.4℃-19℃,一月平均气温3.6℃-7.2℃,年平均降雨量1647-1711mm,3-8月为雨季,9月至次年12月为旱季;降雨分布不均匀,变化很大;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最大风速24m/s;年均无霜期260-280天/年。
   本段内水系发育,主要有属于闽江流域的沙溪支流的文川河水系,水系承树枝状,沿线沟谷纵横,中、低山地地貌区水流多较短促,水流较湍急,沟谷切割较深,断面多呈“V”字型,小盆地地段河谷较宽,切割不深,岸坡多为土岸,断面呈缓“U”字型,水流较缓。各水系流量受降雨量影响明显,年内分配不均,汛期多集中在5-8月,占全年总流量的70%以上。
2.2.3地震及地震效应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000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及福建地震地质工程勘察院《永武高速公路线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场地平均土质条件下峰值加速度均为0.05g。综合评定整条线路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中硬场地土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线路场地地震地质环境为相对稳定区。场地土类别以Ⅱ类为主。
2.2.4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桥址属丘陵间沟谷地貌,桥址河道及其两侧谷地表层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细砂及卵石层,两侧桥台山坡地带上覆坡残积粘性土层,其表层坡积粘土具高液限特征,层厚1.5-3.5m,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属硬质岩。
2.3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本桥采用的主要技术标为:
   本桥设计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单幅12.25m,左线中心桩号:ZK33+595,桥孔为:(4×40+4×40)米预应力砼刚构T梁,桥长328m;右线中心桩号YK33+595,桥孔为:(4×40+4×40)米预应力砼刚构T梁,桥长328m。左右线桥均部分处于直线上,部分处于半径R=1000米的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桥孔T梁直线设置,通过调整内外翼缘宽度来调整桥面宽度及线型,墩台基础均为径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