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4-13 14:38:58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0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桥梁全长1367米,起点里程K72+701.50,终点里程K74+068.50。
   1、地形、地貌与工程地质
   桥位处地势平坦低洼,地貌为冲海积平原区。地质、主河床下12~16.2米左右为细砂,细砂下3~5米为卵石层,卵石层下为片岩,风化层有7米左右,钻孔最大深度为33.5米,桩基穿过风化层,嵌入弱风化层2.5米。
   2、气象、水文
   该桥因濒临黄海,兼具海洋气候特点,年均气温8.40C,年最高气温35.60C,最低气温-28.20C,基本风压700Pa,大洋河桥位于下游感潮河段,考虑潮汐及水流影响,最大设计水位300年一遇9.31米。桥头壅水高度为0.15米,河床底水流速度最大2.97米/秒,最大表流速4.13米/秒,最高流冰水位3.5米,最低流冰水位-2.5米,重现期20年的最高潮位为6.86米,施工水位5.47米。一般冲刷标高-8.2米,总冲刷标高-16.64米。
   3、桥跨设计
   本桥设计中心桩号为K73+385.00,桥梁全长1367米,桥孔布置为1030+850+2230米,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简支T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10#~18#墩柱直径1.8米,其余墩柱直径1.5米;基础为钻孔桩基础,10#~18#为群桩,桩径为1.4米,其余墩为单排桩,桩径为1.7米。桥台为轻型肋板式桥台,群桩,单幅为41.2米。承台为低桩承台,承台底标高为-3.5米。
三 工程特点
   大洋河特大桥主河道平坦,10#~18#墩处于下游感潮河段,受潮汐及流冰影响大,特别是承台底设计标高为-3.5米,埋深6~7米,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该桥是本项目的重点工程及控制工程。
   1、本桥为双幅四车道,双幅宽25.5米,水中墩承台净距3.37米,桩净距7.1米;同一承台,桩横距4.5米,纵距3.0米;群桩承台为尖端形,尺寸为(6.34+21.65)5.70米,即9.645.7米。
   2、本桥10#~18#墩位于浅滩河水中,有水但不能行大船,浅滩但不能陆地施工,每日涨潮两次,并且冬季有流冰,因此抵御涌潮及流冰是施工的一个关键问题。
   3、施工水位标高为5.47米,承台设计顶标高为-1.0米,底标高为-3.5米,围堰顶高程为6.00米。
   4、覆盖层上层地质条件较差,且有一层较厚的细砂,约12米左右,钻孔施工钢护筒须穿过此层,故钢护筒入土较深,一般筒底标高在-1.0~-17.0米左右,护筒长在6~23米之间。
   5、钻孔最深34.77米,穿过16米左右的细砂层,3米左右的卵石层,14米左右的风化片岩,进入弱风化层2.5米。
   6、该桥要求2003年6月20日进场,2004年10月底完工,工期非常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