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交通工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初步设计评审工作中各类交通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交通工程设计原理,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既改善了道路工程的交通安全状况,又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关键词:交通工程设计,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交通安全

0引言

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行人使用以及敷设地下市政管线的交通走廊,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交通工程设计,尤其是交叉口设计,是城市道路初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交通工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立足初步设计评审工作中发现的各类交通工程设计问题,运用交通工程设计原理,提出具体解决方法,为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及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1研究目的与意义

交通工程设计的目的是合理组织道路上机动车、行人的交通流,尤其是交叉口处的交通组织,使其能够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通过对道路空间及通行时间进行优化设计,明确道路上机动车系统、慢车及行人系统的通行秩序,使道路上尤其是交叉口的交通流能够有序、快速和安全的通过,降低交叉口不同方向交通流、不同类别交通流的矛盾及冲突点,以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设计是一个极为重要,却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合理运用交通设计原理,能够改善道路工程的交通安全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避免道路建成后出现各式各样的交通问题。

2交叉口设计原理

道路平面交叉按几何形状可分为十字形、T形、Y形、X形、多叉形、错位及环形交叉口等。在道路平面设计中由于受各种控制因素制约,道路平面交叉口不可能全部为规则的十字形或T字形等,异形路口的渠化设计对交通秩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交叉口类型对应不同的路口渠化方式。首先,平面交叉口机动车道应根据交通量预测、道路等级、交叉口所处的区域位置及用地条件合理确定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合理确定直行及左右转车道数量,并根据路口转向交通量、道路红线宽度确定是否设置专左、专右车道等。其次,应根据相交道路、交通量预测等级就交通流向、用地条件等进行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设计遵循人车分离、各行其道的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理念,确保安全畅通和减少延误。平面交叉口机动车道可采用专左、专右车道,以提高路口转向交通效率,避免交通流冲突。设置专左、专右车道的路口一般应在红线范围内进行路口渠化,包括进口道展宽和出口道展宽。同时考虑进口道中线偏移、压缩进口道中央分隔带宽度等方式。在道路红线较窄的路口,在保证人行道有效宽度的基础上,可考虑适当压缩人行道以进行路口渠化展宽。灯控路口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出口车道数相匹配。

3初步设计评审中交通设计案例分析

本文列举了在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评审过程中的一些案例,运用交通设计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使得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更加完善。

3.1案例一

主要道路路口车道数量设置不足,影响通行效率。1)工程概括。大兴区龙发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m。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中间路面全宽16m,机动车道两上两下,两侧机非隔离带各宽2.5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5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5m。2)交通工程存在问题。龙发路标准路段为两上两下,龙发路与龙江路路口设计中,设置了一条左转车道、一条直行车道和一条右转车道。该路口处直行车道数量小于路段直行车道数量,导致路口通行能力降低,影响通行效率。3)具体解决方案。该路口设计虽然满足交通工程设计原理中“划分左转、右转专用车道,使车辆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的设计理念,但路口处渠化设计存在直行车道数量减少的问题,导致路口通行能力下降。由于该路口红线宽度限制,直接增加一条直行车道较为困难。因此,为保证路口通行能力,重新进行路口标线设计,右转车道调整为直带右,保证两条直行车道数量,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3.2案例二

道路沿线小路口较多,影响主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1)工程概括。大兴区后査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m。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中间路面全宽16m,机动车道两上两下,两侧机非隔离带各宽2.5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5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5m。2)交通工程存在问题。该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道路北侧局部段现状开口较多,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个别丁字路口处存在小路口,交通组织混乱。3)具体解决方案。根据交通设计中“分隔车流,使车辆在交叉口的固定区域内通行,减少冲突”原理,对道路沿线现况及规划单位进出开口的交通组织与非机动车道的关系进行统筹考虑,消除主要灯控路口处开口,同时将开口较多段非机动车道变为辅路,采用机非隔离带进行分隔,并集中设置进出口。3.3案例三路口渠化设计影响交通安全。1)工程概括。丰台区青龙湖5号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50m。该道路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中央隔离带宽6m,两侧路面各宽14m;机动车道三上三下,机非混行;两侧人行道各宽4m;两侧绿化带各宽4m(其中长青路以北段施工中线向东偏移4m,西侧绿化带宽为8m)。2)交通工程存在问题。为减少道路西侧树木伐移,青龙湖5号路(长青路以北段)施工中线向东偏移4m,因此该道路与青龙湖12号路相交路口出路口段采用压缩中央分隔带方式进行渠化,导致内侧车道(即快车道)需要向右侧并线进入直行车道,同时渐变段长度过短,路口设计存在安全隐患。3)具体解决方案。交叉口交通设计原理中进口处设置专左车道时,一般采用压缩中央隔离的方式,本工程交叉路口受施工中线东偏影响,未按常规路口渠化进行设计,但出口处渠化方案存在安全隐患。为消除隐患,建议设计单位将该路段中央分隔带由原6m统一压缩为2.5m,取消原中央分隔带渐变,消除安全隐患。上述案例仅仅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交通工程设计个别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交通工程设计原理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而交通工程设计需要全面分析对其他方面如平、纵、横设计的影响,需分析周边现状情况、交通构成及交通需求情况等,不能仅从单一方面评价交通设计的优劣,因而需要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在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及交通安全等前提下,对交通工程设计提出中肯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评价意见。

4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错综复杂,交通设计很大程度上反映城市道路使用功能的使用效果。城市道路初步设计审查是规划部门对道路工程项目技术层面的把关,更要充分发挥交通工程设计及原理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交通工程设计。同时,要全力推进交通设计评价工作,不断提高交通评价水平,发挥其作用,需要对城市交通现况进行反省与再认识,需要对现有交通设计进行全面规范化管理。为此,从政策法规层面建章立制,细分交通设施规划、设计流程,完善健全城市道路初步设计审查机制,推动交通设计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是提升道路设计的基础,是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保障城市交通系统有序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是改善城市交通现状、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科学的交通设计工作必将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道路功能,创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武宏.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

[3]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4]北京市地标DB11/1116—2014,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S].

[5]毛志坚.论交通设计在应对城市交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