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和各种交通工具以及货运车辆的不断增多,公路所承受的交通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公路建设期间结构强度不足、施工质量不达标、尤其路面接茬处理不当以及沥青混凝土具有延伸度、塑性小等特性,在交通流量增大、荷载增加及天气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极易产生裂缝,从而降低公路抗侵蚀能力,缩短使用寿命,加快老化过程。本文结合实践,分别就裂缝形成后对公路的危害以及病害处治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公路裂缝、危害、处治方法 
  1、公路裂缝形成的原因 
  公路裂缝分为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通过观察研究,对这两种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1.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主要受温度影响所致。现在公路的路基填土高度都比较高,一般在4m左右,公路基层一般为半刚性结构。由于这一承重层为高强度、高压实度、高密实度的半刚性结构,虽然整体性好、强度高、变形小,但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却十分敏感,进入秋季后开始收缩,在气温降到最低温度时产生3cm左右裂缝。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由于施工方式不当或受自然条件影响产牛不均匀沉降所导致。在哈大高速公路出现许多纵向裂缝,主要是由于路基邦宽后。与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将路基裂开。还有很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比如在施工阶段路基土的含水量比较高,处于含水量饱和状态,通车后气候下燥,边沟水分蒸发快,但是,路边坡2m以内由于护坡保护,水分蒸发较少,在路基高填土自重和重载车的作用下,2m以外部分地基产牛不均匀沉降路基发生滑动,将路面拉裂,出现公路纵向裂缝。 
  2、裂缝形成后对公路的危害 
  裂缝形成后对公路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水侵害形式,一般情况下是由于雨雪水随缝隙进入公路面层及基层,从而损坏公路结构,改变公路性能,导致使用功能衰退。因此一旦出现裂缝必须及时治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以提高公路抗侵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按照进水后公路病害的发展形态,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表现为裂缝部位鼓胀,沿裂缝两侧公路结构逐渐丧失稳定性,材料密度降低,板体产生形变,将面层材料拱起,出现微拱隆起现象。第二阶段,雨雪水沿裂缝侵入,存于二灰土(灰土)、二灰碎石与沥青混凝土等结合层之间,由于承受行车荷载,在碾压、推挤以及摩擦作用下,将公路结构中粉状物质混合,雨雪水在压力作用下挤出,外在表现为雨后路面阴湿和冻融后表层渗水乃至翻浆。第三阶段,形成病害后由于雨雪水的长期作用,仅面层开裂缝隙较浅时缝口沥青混凝土密度降低,丧失油性,形成松散,行车时容易被推挤带走,形成我们所说的脱皮和坑洞;若结构开裂,除导致大面积龟裂病害发生外,严重时产生形变,公路结构板体发生推移,形成错台甚至块状碎裂。 
  3、实际工作中的裂缝处治方法 
  裂缝治理的目的主要是将裂缝封住,防止雨雪水灌入缝内,通常以灌缝为主,如有必要还需对基层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视裂缝情况也可选择面层沥青混凝土铣刨重新铺筑封堵法等。下面就施工中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3.1 乳化沥青灌缝 
  以往传统的裂缝处治方法就是使用乳化沥青灌缝, 由于灌缝材料加热后是液体材料,可沿裂缝下渗,能够有效缓解雨雪水侵蚀。优点:工艺简单,一般人工操作,乳化沥青加热后,可用细嘴油壶配合小毛刷单人进行。缺点: 由于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较快,因此很难渗透到裂缝深处,裂缝处理后空隙较大,有效期最多可坚持半年时间,一般情况下在秋季预防性养护阶段进行施工,对公路当年安全过冬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处治结果不彻底,效果也不理想,须年年重复进行。 
  3.2 半流体状高弹密封膏的应用 
  高弹密封膏为新型半流体状灌缝材料,属于乳化沥青的替代改进产品,使用时须配合灌注压力设备,工作原理近似于房建工程中的喷浆机,依靠动力加深灌缝深度。优点:和传统灌缝工艺相比,缝深度和效果相对有所改进,最深可达15cm, 一般三人即可操作进行。缺点:该工艺适用于缝隙较宽的纵缝,缝隙太窄无法使用。 
  3.3 灌缝机的应用 
  灌封机的应用在近些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从处治效果上讲,相对比较彻底,也是目前行业中比较推崇的裂缝处理方法。优点:操作规范,裂缝处治比较彻底,有效期限较长,可达3~5年时间,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缺点:工艺相对复杂,使用机械设备较多,施工时应当断交进行,而且施工过程中, 由于首次灌胶后存在自然沉降现象,需要进行二次灌缝,才能达到灌缝饱满的要求,对交通影响较大。其次,对于裂缝不规则部位如反射横缝等,需随缝隙走向开槽,灌缝后外观不是十分美观。第三,成本相对较高。 
  3.4 铣刨处理方法 
  主要应用于纵缝的处理上,要求裂缝顺直,一一般针对3~5年的新建公路,多幅施工时接茬部位出现面层沥青混凝土开裂的情况,视情况选用大型或小型铣刨机,通常情况下,大型铣刨机铣l00~120cm 宽,厚度8~15cm,进行双层或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铺筑,小型铣刨机铣刨30~50cm宽,厚度4~6cm,进行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铺筑。新铺结构与公路原结构层之间应铺设土工格栅,确保公路结构一体成型。优点:有效处理纵向开裂,处治彻底,外观较好。缺点:一般要求整体路况较好,纵缝顺直;施工时需断交进行,对交通影响较大;施工直接费投入较高。 
  3.5 其他方法 
  在裂缝处治施工中, 国内其他公路养护施工单位根据裂缝情况,也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尝试,例如纵向裂缝比较严重的,尝试对地基进行旋喷、粉喷处理,控制其不均匀沉降后再进行面层灌浆封堵,也有单位尝试进行水泥砂浆灌浆封堵法等等,效果也十分理想。综上,公路裂缝的危害性, 目前已引起了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单位的重视,到底如何根治,关键还是在建设期间把好质量关,综合地质、水文、气候、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为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从源头控制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降低病害扩大化程度。对于公路修建或使用阶段出现裂缝时,要因地因时制宜,认真分析成因,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研究,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切实找出适合裂缝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处治的施工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其对公路结构功能的影响。 
  4、修补后接缝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接缝边缘压实度不足、新旧路面存在高度差、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等结构性变化、接缝部位黏结材料选用不当或操作不符合规定要求。因此修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做好预防措施,具体操作如下:测量—切割路面—风镐凿松—人工清除—选样试验—秤重装料—按比例添加料—拌合—卸料摊铺—整平碾压—质量检测。 
  公路的养护和病害的及时修复,对提高公路交通质量和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养护工程中的接缝质量控制及工艺对公路的使用年限和经济性又有着直接关系,要通过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在满足公路正常使用功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公路的使用成本。由于每条公路情况不同,所适用的预防性养护的措施也不同。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总体上提高路面质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良好的服务能力,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最大方便。 
  参考文献: 
  [1] 赵振东,陈惠民.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赵德龙浅谈道路裂缝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5期